從1分垃圾到頂級神作,《空洞騎士》是如何誕生的。

2017年初,一款跳票多時的作品,《空洞騎士》登錄了PC平台,並獲得了玩家們的廣泛好評。2018年中旬,《空洞騎士》登錄了Switch。這部作品憑藉著頂尖的遊戲素質,在Switch最缺遊戲的這段時間裡,迅速成為了Switch玩家人手一款的必備遊戲!

由於其在墨西哥服eShop的價格最低,差不多隻有50元,讓許多國內玩家第一次走出了美服和日服,成了墨西哥老鄉。其續作《絲之歌》也經歷了多次延期,成了許多玩家們心心念念的遊戲。對《絲之歌》的期待僅次於《曠野之息2》的玩家,應該也不在少數吧?

這篇文章的發布時間,距離任天堂最新一期的獨立遊戲發布會,還有一個小時。各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許《絲之歌》已經發布了,也許它又「絲之鴿」了。

但在期待遊戲的同時,不妨一起來通過本文,了解一下《空洞騎士》的誕生,以及它背後的工作室「Team Cherry」的故事吧~

在《空洞騎士》之前,我們熟悉的這只小蟲子,其實早已在一款叫做《飢餓騎士》的小遊戲中誕生。

2013年的8月,櫻桃社的幾位開發者,參加了一個名為Ludum Dare的遊戲開發競賽。這款《飢餓騎士》便是他們在這次比賽中開發出來的Flash遊戲,甚至在至今仍然可以玩到(前提是你得搞個Flash環境)

但是當年這款《飢餓騎士》的作品,卻並沒有引起玩家們的好評,評分甚至低至1星(滿分是5星)。當然,遊戲本身確實不怎麼樣,甚至不客氣的說,是「一點也不好玩」。有趣的是,在《空洞騎士》取得成功,Team Cherry名聲大噪後,如今這款Flash遊戲的評分達到了4.42的高分。不禁讓人對遊戲的評分制度感到一絲可笑。

雖然《飢餓騎士》沒有獲得成功,但Team Cherry絲毫沒有氣餒。甚至在另一場遊戲開發競賽Game Jam上,他們乾脆沒有按時提交作品——因為隨著他們的點子越來越多,遊戲變得愈發龐大,已經不是幾十個小時的遊戲競賽能做出DEMO的程度了。

從那一刻起,Team Cherry沉下心來專註遊戲的設計,《飢餓騎士》化蛹成蝶,成為了如今我們熟悉的《空洞騎士》。

2014年11月,Team Cherry在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並在一個月中籌集到了5.7萬澳元,約合人民幣28.9萬元。這不到30萬元的眾籌款,對一款獨立遊戲來說不少,但也絕對不算多。這在國內一些遊戲公司,甚至還不夠給一位主程發工資的。

當然,開發資金少、成本低,也絕不意味著遊戲做不好。最終遊戲的成品質量我們也有目共睹,甚至後來還有超良心的免費更新。如今大家期待已久的《絲之歌》,最初的計劃其實也是《空洞騎士》本體的DLC,但由於對它的計劃越來越多,最終成為了一款獨立的完整的遊戲。

《空洞騎士》的成功,當然離不開Team Cherry幾位優秀的開發者。其中,作為設計師的威廉·佩倫,就曾深受《塞爾達傳說2》的影響。沒錯,就是FC上那部被許多玩家覺得異類的塞爾達2。

甚至威廉還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玩10遍《塞爾達2》」。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但也說明了《塞爾達2》這部作品確實有著豐富的設計內涵,對《空洞騎士》有著深刻的影響。

Team Cherry還是一家很近人情的公司。在他們官網上,明確表示玩家們可以通過製作《空洞騎士》的視頻來獲得受益。也允許玩家們製作各種《空洞騎士》的同人產品,並用於小規模的販賣(但企業想要賣周邊還是需要授權的)。

另外,開發團隊表示,《空洞騎士》雖然是用Unity引擎進行開發,但在製作遊戲原型時,他們使用的是一款叫做Stencyl的工具:http://www.stencyl.com。

用戶可以通過這款工具,創建一些有趣的小遊戲,並且無需自己編寫代碼。我自己試了一下,還挺好用的。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不妨鼓搗鼓搗這個小工具,說不定下一個銀河惡魔城類型神作,就出自你手呢?

《空洞騎士》無疑是Switch一眾獨立遊戲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我們也期待新作《絲之歌》能早日上線,再度書寫一段令人難忘的旅途!

隨便看看 更多

相關內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