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百度游戲提供的游戲激活碼。
「剛拿到《蘇醒之路》游戲時,本以為只是一個小工作室的作品,也不求建模游戲性有多好,只要故事演繹的完整就是成功,但沒想到本作故事的趣味性完全超乎了我的預料,一位被感染的母親展現了母愛的偉大,這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對她最大的贊賞。」
《蘇醒之路》是一款喪屍末日生存游戲,玩法以收集材料、製造工具、擊殺喪屍、建造避難所為主,不同於以往的殭屍生存游戲,母親在游戲開始會意外感染殭屍病毒,在生存過程中逐漸屍化,為游戲帶來了更多的新意和挑戰。
在疫情爆發後,安玲(母親)和兒子(科迪)被安置在地鐵站內等待救援,作為醫護的父親被提前派往前線參與治療,在撤離當天,地鐵站發生塌陷,突然的爆發的事故讓眾人慌亂無措,膽小的科迪成為喪屍的目標,為保護兒子,安玲用身體頂住喪屍並被其撕咬,好在軍隊及時射殺喪屍,安玲帶著兒子跑上一輛車回到家中,故事就此開始。「不知道安玲是為了保護兒子還是因為慌亂選擇逃回家中,並沒有體現出軍隊拋棄民眾的無助,並且隨時會屍化的身體狀況,也很難支撐照顧兒子的想法」。
本作主打的是母子玩法,母子互動上《蘇醒之路》具有十分全面的考慮,首先安玲可以詢問科迪的狀況,安迪的生理狀況和心裡狀況會逐漸發生改變,在遇到喪屍時,科迪會變得焦慮甚至是原地蹲下不動,在遇到某些特殊時間時,會出現對話選擇,多個語言選擇包含了母親的寵愛、嚴厲、理智、善意等多個心理狀態。為避免兒子的心裡負擔,在野外探索式可以選擇牽著兒子的手一起前行,將玩家逐漸的帶入到母親的角色中。
不像《這是我的戰爭》里兒童無法成長,科迪有著極強的學習的能力,在安玲翻找、製作等一系列動作的同時,可以選擇科迪前往學習,在達到一定的條件後,科迪可以解鎖技能樹,後期的科迪宛如戰神一般。建議玩家前期查看科迪成長所需要的任務,優先完成並儘快發展科技樹,科迪的彈弓後期將成為主要攻擊方式。
在前文說到母親被喪屍感染屍化,隨著游戲進度的推進,母親的屍化會逐漸嚴重,前期出現缺水、疼痛等普通症狀,後期則會出現智力低下等嚴重症狀,不過這些屍化症狀符合了電影中所給的效果,比如缺水導致口渴影響水分值上限,但同時攻擊力會得到加成,每一個屍化症狀都帶來一個生理上的收益,比如移動速度、攻擊等,每次屍化時,玩家可以從三個症狀中選擇一個,讓玩家有更多的體驗。
關於生存模式,玩家可以參考《這是我的戰爭》中的生存法則,原材料主要為鐵和木材,但《覺醒之路》初始便具有18的背包容量,這在前期的發展中提供很大的幫助,設計角色屬性的主要就是飽腹值、飲水值、生命值,相應的就是食品、純凈水、醫療包,植物的澆灌只需髒水即可,這方便了水資源的獲取,同時髒水在灶台煮沸即可變成純凈水,隨著游戲進展水和食物都會變得比較好獲得。在資源搜索上,建議玩家前期不要地毯式搜索,快速跟隨主線任務進行開圖,獲得一些進階材料和關鍵性材料,因為在夜晚安玲是無法高效搜索,屍化及夜晚限制有幾率導致其猝死。
戰鬥方面算是本作的短板,雖然生存類基本都很少有大規模的戰鬥,但糟糕的擊打手感確確實實會影響游戲體驗,無法判定喪屍的攻擊距離,一旦距離過近會被喪屍保住,失去大量生命值,有時科迪在遇到喪屍攻擊原地不動抱頭,讓新玩家直接結束游戲,不過這也僅僅在新手期,熟悉了後這游戲里的喪屍特別好殺,只要不作死基本可以無傷過關。
總的來說,《蘇醒之路》是一款不錯的劇情向喪屍生存游戲,值得玩家去體驗和回味。不要太把這個游戲的重心放在生存上,劇情的體驗和人物之間的交互會有強烈的代入感,印象最深刻就是被送水的鄰家女孩,有時候忘了送特別怕她死掉(不知道會不會死),感覺失去了她這個世界又孤單了,但想想末日還是以自身為主,兩種想法讓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