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team鑒賞家組織 游話好說
作為《英雄無敵三》精神層面上的「續作」,本作在整體大的游戲框架設計中,直接套用了原作整體的SLG設計,玩家扮演行使者(即英雄)的身份,以城鎮為據點進行經營建設,拓展探索周圍的資源,招募更高階兵種,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提升經驗,提升能力。在玩家攻佔地圖上的所有城鎮後則算是戰鬥勝利,戰役模式下則是完成主線目標即為勝利。
那麼《征服之歌》在承載了原作的諸多優秀設定後,在局部的玩法上做了哪些有趣的調整呢?在策略玩法中又有多少創新內容呢?接下來筆者會從「城鎮經營」和「戰鬥系統」兩個方面來介紹:
首先在勢力設定中,《征服之歌》雜糅了H3中的諸多勢力,目前EA階段只有四大勢力,亞利昂(城堡的人族加上堡壘的精靈族),洛斯的男爵領地(墓園的不死族),巴里亞(據點的獸人族外加一些奧斯曼人族)以及拉納(要塞的爬行類和兩棲類,外加堡壘的金龍),對於熟悉了H3勢力設定的老玩家來說,《征服之歌》里的部分勢力兵種辨識度不是很高,沒有原作中勢力特點與兵種的統一性。
亞利昂的高階兵種為法夜(森林精靈)女王
區別於原作內嵌式的城鎮建設系統,《征服之歌》將所有的建築都在地圖上做了一個展開式的設計,玩家需要先佔領一個聚集地為起點,聚集地分為小、大兩種,小型聚集地一般用來建造資源生產點,可擴展空間很小,一般無戰略價值。大型聚集地則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城鎮單位,玩家可以通過不斷升級主城鎮來擴大聚集地的可建造空間,建築空地也分為小、中、大三種,不同規格的建築空地對應不同種類的建築,例如小型用地用作資源生產點(木、石、金)和低階兵種建設,中型用地用作市場這類功能性建築以及中階兵種建設,大型用地用作研究院和高階兵種建設,而上述提到的小型聚集地是不具備大型用地的,因此在本作中一般用於建造金礦。這套全新的城鎮建設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勢力的展開更加的立體化,不同於原作按部就班的建設,玩家可以更加直接地建造和規劃用地,可以讓位於不同戰略點的城鎮去承載軍事或者後勤的功能,是一次不錯的創新。
小型聚集地一般只有兩塊小型用地和一塊中型用地
雖然《征服之歌》在戰鬥界面、多兵種搭配以及魔法/兵種協同作戰的玩法上看似和H3別無二致,但其實底層戰鬥框架卻做了很多修改:最直接的一點,任意兵種都有數量上限,比如龍族只能攜帶三隻,只能通過科技來升級相應兵種的上限,關於這點改動,筆者個人的評價是有好有壞,優點是限制了高階兵種在後期的戰鬥力上限,讓每場戰鬥不至於都是壓倒性表演,缺點就是後期每個英雄滿編部隊後,會感到無事可做,戰鬥力上鎖導致每局游戲的時長被無限拉長。
弓兵部隊的軟上限為一組20單位
魔法系統在本作中取消了魔法值的設定,施法資源被劃定為五種精華(秩序,混沌,毀滅,創造,奧術),英雄也可以利用不同精華搭配出強大的技能(目前只支持兩系混合),而精華的獲取則是從自身技能,建築增益以及攜帶部隊中每回合回復,不同部隊對應的精華都不同。因為初始的施法資源都為0,因此走法術流很難在第一回合就釋放出大殺傷性魔法,並且法術增傷的寶物有限,因此H3中的流星火雨黑龍流在本作中難以復刻。《征服之歌》的魔法系統還是鼓勵玩家有效地結合兵種和魔法,在合適的地形和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魔法。
左邊五列為單系魔法,右邊四列為融合魔法
最後談一談本作的戰鬥棋盤,H3中的棋盤一般分為兩種格子,正常格子和障礙物,而本作引入了常規戰旗的高度差,並且兵種只能從平地先抵達高地1,然後才能邁上高地2,遠程部隊只有站住高地才能發揮最大殺傷性和殺傷範圍,近戰部隊從低打高也有戰鬥損益。
另外英雄自帶戰術布陣技能,戰鬥前可以拖動兵種的擺放位置,可以讓遠程部隊優先佔領高點,但是也有一定限制,可以活動的格子有限,可布置的高點數量一般也不會超過兩個。
戰鬥前可布置戰術格子有限,尤其是高點
此外老玩家也不要試圖在本作中嘗試分兵流,H3中早期開荒會用1單位低級兵來擋刀降低戰損,但是本作中針對這種玩法做了兩種削弱,一個是初始攜帶隊伍格數只有3個,另一個則是士氣系統的改動為戰鬥消滅敵方一支部隊時,全員獲得一層BUFF,並且可以疊加,分兵流只會導致敵方的戰鬥力直線上升。
擊敗一支隊伍,全隊獲得「激勵BUFF」,可疊加
優點:
+++ 近幾年還原度最高的「英雄無敵Like游戲」,粉絲向拉滿
++ 革新的城鎮建設系統
+ 像素畫風/配音在線(當然比不上H3大師級的製作)
+ 創新的魔法系統,更加註重功能性,而非殺傷性(這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缺點:
- 勢力設定和戰役敘事上缺少原作的宏大世界觀,更像是英雄列傳
- 頂級兵種沒有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 EA階段可體驗勢力比較少(期待後續更新)
「歡迎關注Steam鑒賞家:游話好說」
「有話好說!游話好說!為大家帶來優秀測評,為游戲帶來客觀評價。我們力圖在短評的小天地裡面,讓每位訂閱者都能體驗到高品質測評。現在加群(732194417)還有游戲相送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