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有雲「參天地之化育」,意思就是參悟天地間的轉化、孕育之理。這是修士追求的至高境界。很多人嚮往修仙,嚮往舉手投足之間夷平山川、成雲致雨的法力。但這些東西都只是修仙的結果,其過程卻還是在於一個「修」字。歷練紅塵,耕田種地都是「修」的一部分,也都是想要「參天地之化育」不得不付出的辛苦。修士講究一個"超脫、自然",在「修」的過程中不斷地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才能抵達至高境界。但我怎麼也沒想到,如此玄妙至理,竟然讓我在《一方靈田》里找到了。

家沒了最初,主角偶然獲得了一個打理歸雲派靈谷「山嵐谷」的機會,便慕名前來,准備拜入山門,從此告別凡胎、尋機登仙。但是,人剛到山門門口,歸雲派就被隕石砸中,多年來積蓄蕩然無存,只留下了門口的幾名倖存者。一夥人里有被歸雲派前輩點化過的,有一直以來嚮往歸雲派的,還有希望從這里開始成為一代女俠的,眼看歸雲派有難,大家都十分仗義,當時就決定重建山門,恢復舊日榮光。

由此,主角一行人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新一代「祖師爺」。主角因為一場造化獲得修仙的機會,又因為一場「造化」直升宗派」祖師爺「。可以,這很修仙。《一方靈田》的背景清晰、簡潔、不喧賓奪主。能夠引導玩家直接奔入「模擬修仙」的主題,比較成功。家又回來了重建家園需要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但似乎唯獨不需要修鍊。伐木、刨石、開荒、種地等等行為無比有用。手工、經商也是重中之重。「祖師爺們」各顯其能,就唯獨沒有多會一些簡單法術的,充其量也就是催動葫蘆大點範圍澆澆水,到後邊玩家成為「地主」之後,葫蘆也有點力不從心了。哪怕背景里跟宗派淵源不淺、道術超群的楊子勤,也沒見能吹起一陣風。全宗上下,只能實打實地一顆顆種子地種、一根根樹地砍。

不過,修仙模擬遊戲就該這樣,不掄鋤頭、不揮鎬頭就不能親近自然,不親近自然還怎麼「參天地之造化」?在玩法方面,《一方靈田》比較成熟。生產生活的種植、伐木;裝修裝飾的建造、手工;錢來錢往的交易、委託等等系統應有盡有。各個系統的上、中、下游比較完善,與其他系統也能夠產生「聯動」。如種植方面,從播種開始,可以購買或是通過事件獲得種子,種到地里後可以澆水、催熟,作物成熟後又能夠出售、加工。作物加工後能夠回復體力,這樣一來直接對遊戲中所有的互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EA版形成一種簡單的「玩法鏈」,算是起了一個好頭。烹飪算是遊戲中的一個亮點玩法,屏幕中有充分的提示內容,切菜、翻炒等等比較容易拉高血壓的環節都能自動完成,過程中的音效及視覺效果也比較解壓,左下角的計時器又對玩家提出了一些挑戰。初次接觸這個玩法很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但目前來說玩法還比較單薄,未來應該很有可為。

除此之外,遊戲中的社交系統也有不低的可玩性及不小的發展空間。與主角一同重建門派的另外六人分別有各自的背景、性格、喜好、生辰、特長等等,隨著遊戲推進,主角與他們的好感也會不斷提升,慢慢獲得他們的「回禮」,從而進一步增強玩家與他們提升好感的積極性。這些好友也是十分好用的「劇情推進劑」及「體驗優化器」,酷愛機關術的衛泓最開始做出了「送信的木頭燕子」,隨後其他六人便能夠以書信的方式與主角展開更多互動,推動劇情發展。衛泓隨後又做出了一種「荷葉帽」,原理簡單到你只需要找一片帶莖的大荷葉插到腦後便是,這種「對於小學生來說可能有些幼稚,但對於大學生來說剛剛好」的發明創造不出意外地在遊戲世界中備受打擊、銷路慘淡。這種橋段在《一方靈田》這種畫面以清新為主的遊戲中大有裨益。

遊戲中修仙氛圍渲染的比較到位。各種作物都附上了沾有仙氣的名字,比如白菜變成了「琉璃青」以及遊戲中的「二十四節氣」。總得來說,遊戲目前的表現比較不錯,能夠讓人投入地玩上幾個小時。但玩了一整天「練氣期」都沒過,「飛斧伐木」、「天雷刨石」等內容設計了與否也無從得知,還是比較讓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