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en.uesp.net/wiki/Daggerfall:Daggerfall_Preview/REDGUARD.TXT
【注:首先宣告,這不是遊戲實裝的書籍!之前提到過,遊戲發售前推出的“匕落預覽版”裡有一份名為 REDGUARD.TXT 的檔案,無所不能的社群玩家們發掘了它,並整理出可讀的文字。這份檔案提供了紅衛系列故事的早期版本。儘管錯字連篇,部分敘事令人迷惑,但相較於盃賽刪改後的四篇故事,提供了更多的資訊——好吧,也不是特別多,還跟後作設定有衝突——總之,我覺得挺好玩的,便把它譯出來了。本文包含之前的四個故事,跟正式的版本相比存在一些措辭上的微小差異,變化真的不大,我就直接跳過了。重點還是未出現在遊戲裡的內容,比如《第瓦德之歌》。這是目前我譯過最長的一篇文章,作者翻來覆去使用 mighty 和 great 這兩個形容詞,令我十分痛苦】
————
“英雄資料”摘要[1]
【注1:這部分是遊戲故事的編寫者——戴維(沒找著這個人的介紹)——寫給盃賽的說明】
這份文件的寫法,就像一本學術著作的草稿,以史料分析的形式,將神話和傳說作為歷史來探究。
英雄弗蘭達爾·亨丁 - 到達落錘前的紅衛歷史。為該民族的風貌與特質奠定基礎。建立背景和一些術語。建立意念劍的概念,類似魔法的“靈劍”。解釋落錘和紅衛的得名。
英雄馬克拉·勒齊 - 來到落錘後大約三百年的紅衛歷史,純英雄主義故事 - 概念記憶石,可用於記錄一個人的記憶。同時完善純淨意念武器靈劍的概念 - 只有特別的武士比如這兩位英雄才能使用。為一次衝突設定背景,對方是高巖當地的君主,試圖經由洛斯伽利安山脈的山口入侵 - 邦寇萊山口。
英雄第瓦德 - 亨丁之子,從巨型地精手中奪取落錘,作為紅衛的新家園。他將靈劍和傳統的魔法劍結合起來,打造出五把強大的魔劍,以此戰勝了巨型地精。競技場[2]中的地精是矮小的黃色[3]生物,有點弱雞的戰士,只比下水道老鼠強那麼一點點的敵人。落錘最初為矮人所有。他們人口稀少,只有幾座富裕的城市。一夜之間(從另一個位面),一批新品種的地精大舉入侵——一隻龐大的戰鬥軍團,出現在行省中部,開始劫掠,將城鎮夷為平地,趕走倖存的矮人。矮人們通過僅存的一座港口城市逃生,離開時正值紅衛渡海。亨丁和第瓦德到達,以為廢棄的港口城市已是無主之地,隨後亨丁被人用卑鄙的方式殺害。第瓦德領導了從巨型地精手中爭奪土地的戰鬥,他需要藉助魔法(五把強大的魔劍)來戰勝對方。五劍合一,釋放出威力巨大的咒語,將地精縮小了尺寸,打滅了氣焰,變成我們在當下的競技場中見到的模樣,它們逃進洞穴與曠野中,放棄了落錘。紅衛於是得到這個省份。
【注2:這裡應該是指泰姆瑞爾的別稱“競技場”】
【注3:老實說,我覺得競技場裡的地精是黃綠色的,到了後作就什麼色都有】
英雄德里克·哈林 - 他生活在較晚的年代,紅衛已然將自己的傳統忘掉大半。他們再度面臨巨型地精帶來的巨大威脅,後者開啟了聯通其他空間的路徑。落錘之戰後,第瓦德認為五劍的力量太過強大,不可隨意擺放,於是他把劍藏進山中,置於凶險詭譎的洞穴內。德里克的任務是找到它們,然後擊敗地精。他這樣做了,而劍也永遠損毀並遺失了(但還是有一星半點可能歸來,在當代被人發現[4])。最後這位英雄的故事發生時,距匕落事件的年代約有一千年。
【注4:給支線劇情留了個坑,可惜盃賽不做】
每個故事的展開方式都略有不同。弗蘭達爾,作為純粹客觀的歷史;馬克拉,回放其自己的記憶,第瓦德則是一份學術評估,後接一篇翻譯成白話文的詩歌,而德里克是記錄下來的篝火傳說。
這或許可以給你們的技術作者提供一些工作用的資料。對我來說,這些東西寫起來很有意思。希望能對匕落的背景創作有所幫助。德里克的故事可以更豐滿一些,不僅僅是出一個梗概來應付編輯。如果你想讓我寫清楚[5],我會照辦,我只是跟著整個故事的主題走,順其自然。
【注5:顯然,盃賽不想】
在收到各位[6](對一個亞特蘭大仔來說,是個很棒的南方詞)的進一步訊息之前,我就當你們有關紅衛和英雄角色的需求已全部滿足。
【注6:you-all】
戴維
*******
《紅衛,其歷史與英雄》的說明
這是一份出版商證明......難以區分神話與真正的歷史。[7]然而,我相信,弗蘭達爾·亨丁、歌者第瓦德、馬克拉·勒齊還有德里克·哈林都是真實存在的人,他們的故事也是真實的。
【注7:同《紅衛,其歷史與英雄》一篇中前兩段】
第二章提到的記憶石,有些讀者可能並不熟悉。這種石頭所包含的礦物,決定其僅能在高巖最北部找到,本身儲量就很少。曾經,有一位法師住在那片地區的廣袤荒野中,他練習附魔咒期間,為數百塊石頭灌注了力量,使之具備儲存並記錄一個人思想的功能。它們極其珍貴,只能記錄一次。大多數城市的博物館都藏有十幾塊這樣的石頭,如果你將一塊記憶石置於掌中,你就能聽到原所有者的思想,清晰鮮活,就好像他們在對你說話。如今未經記錄的石頭已非常罕見,價格遠超馬克拉的時代。想象一下,她只花了 25000 金克朗就買到了自己那塊。
我把馬克拉的故事放在第瓦德之前,儘管時間上,她在第瓦德死後多年才登場。該選擇是基於我的一個設想,想借此在紅衛人起源英雄的故事之間形成對比。把名為《龍趾[8]》的故事放在最後,是因為它講述了紅衛劍歌者最後一次使用歌者第瓦德打造的五魔劍將地精逐出落錘的過程。
【注8:Dragon's Toe】
>>> 以下是草稿的前幾個章節 <<<<<<
I. 德斯特里·梅拉格翻譯的《書周圓[9]》
【注9:應該是“周圓書”,原文件裡作者寫漏了一個“of”,我想跟著皮一下】
......[10]
【注10:同《紅衛,其歷史與英雄》一篇中,從“作者的說明已被翻譯成現代落錘語言”開始,一直到結尾】
接下來是我們傳世經典的現代版本。
《周圓書》
序言
我花費多年時間,接受戰略之道的訓練,戰略之道,即舍海·深·舍·如,如今我想,我第一次能夠以文字詮釋之。現在正值狐年第二十週年第十個月份的第一個十天。我爬上了哈圖山,向劍之歌與無名的戰爭諸神致意,我在山脈之靈前跪倒。我是高漠省的武士,弗蘭達爾·鐸·亨丁·賀爾·安賽·諾·希拉,時年六十歲
自少時起,我便傾心於戰略之道。我的首次決鬥發生在十四歲那年,我擊敗了......
II. 來自馬克拉·勒齊的記憶石
......[11]
【注11:基本同《來自馬克拉·勒齊的記憶石》一篇全部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關於發動戰爭的高巖君主,本篇裡稱之為“高塔主人”(Tower Lord),遊戲實裝後沿用了由水晶塔發動襲擊的說法,但給塔主起了名字。不過這些到 Online 時代都給刪乾淨了】
III. 歌者第瓦德
前言
......[12]
【注12:基本同《歌者第瓦德》一篇全部內容】
在那片土地上,他學會了將族人鍛造美麗之至且強大至極的刀劍的工藝,與舍海相結合,鑄就五把強大的魔法紅衛劍,但讓我用第瓦德自己的話來講述吧。
本前言之後的一章是第瓦德英雄事蹟的現代翻譯版本,他從地精手中奪取了落錘的土地。這是第瓦德自己的作品,許多人對此都很感興趣,他將這段傳奇譜成了遊吟歌謠。很遺憾,我只是一介學者,並非詩人。我無法對他美麗的詩句進行評判,因此我只能以白話文的形式,將他的史詩傳奇呈現出來。
《第瓦德之歌》
我們數千人穿過大洋[13]深處。我們高漠之民,啊,置身於如此廣袤的水域中!人人皆見,新大陸自東方的水面升起。一片富饒的土地,多麼的壯麗,令我等心生歡喜。
【注13:原文的 Great Ocean 大寫了,但並沒有其他資料支援尤庫達和落錘之間的海域叫這個名字】
雄偉城池映入眼簾,還有一座恢弘的港口。我們靠近才瞧見,街道荒廢,建築損毀傾覆,城內唯有白骨與過往的幽靈,令我等心生悲慼。
偉大君王亨丁陛下上了岸,眾將隨行,還有我等歌者,前去接收新家園——此地空無一人。我們不知那裡尚有他者——它們即將令我等心碎!
最先來此地的是矮人,但如今除了骸骨與灰塵,再無蹤跡。來到城市的至高神殿,亨丁前往祈禱,未持武器,胸前亦無鎧甲——頭盔也沒有戴在他額上。
黑暗的靜寂中,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他跪地祈禱時刺來一把匕首。醫者召集得太遲。一場殊死搏鬥自虛空而來。
我們被包圍在岸邊,我們的軍隊還在船上,相距甚遠。我們的人將船隻劃得飛快,很快兩支大軍兵戎相見!
從何而來,這一大群強敵,我們猜測不出,但黃色武士一浪又一浪地襲來,拍向磐石般的我等。我們將邪惡的希拉早早送進墳墓,這並非無緣無故。
太陽似乎升起又落下,回到它夜晚的居所,戰鬥仍在繼續。很快黃色敵群堆積成山,可它們依舊湧來。但我們將希拉送進他的墳墓,這絕非無緣無故。
缺口!它們的陣線出現缺口,除了躺在地上呻吟的小部分,其餘都跑掉了。一片寂靜仿若失聰,我們發出戰勝的呼吼,聲音響徹雲霄!這一天屬於我們!又一場英勇的勝利歸於劍之民。
我們有了新家園,並向亨丁致以哀悼。以他的名義我們立下誓言。謹遵他的經義。以他的名義我們為土地命名,取自他最後的偉大戰爭與那次錘擊,我們稱之為落錘。我們有了新名字,歌者,紅色守衛——並非紅衛。
戰鬥結束,我們設法休養生息,土地如此肥沃,適合定居與棲身。安定,休息,建設家園!哦這落錘的土地,它令我等心生歡喜。
我們以為,我們抵達了寧靜的家園,但戰鬥才剛剛開始。隨著清晨的陽光,黃色敵群再度襲來。我們必須再次迎戰,再戰,再戰,再戰——這令我等心生悲慼。
會議召集,只因那戰事日復一日,看不到盡頭。地精從何處來?我們經不住它們無窮無盡的侵犯——我等的心碎了。
新的希望,一個計劃,由第瓦德提出,他派出六十人打探我們的敵人,找出它們的祕密。找出它們從何而來。
他們說道,天空中有一道巨大的裂隙,一座巨大的關口懸在空中。好似美德廳的大門,它們自內湧出,排成無盡的長龍。從那上面,法師們感受到強大的魔力。
哦為了關上那扇門,阻止其流入。第瓦德認為自己該站出來。他的武士血統十分純正,但魔法亦伴隨左右。第瓦德的確感受到了那股魔力,一個計劃在他心中萌生。
我們的軍隊由歌者組成,但鮮少人擁有安賽的力量,掌握舍海之人更是稀少。但唯有舍海方能關閉那扇大門,但舍海所需的力量與純潔非凡人能及。
但第瓦德確有一計。終其一生,歌者都在造就力量之劍。所有武士都能掌握並使用其中的魔法。更多的魔法與力量仍在需求之中。
但第瓦德確有一計。他召來了歌者的鑄劍師,同他們一起將舍海融進鋼和力的鍛造。五把強大的劍充滿力量。第瓦德將自己的精神傾入每一把劍中。
劍鑄成時他變得如此虛弱——一個新生的嬰孩,力氣也勝他一籌。但那劍充滿了他的力量——我們有希望了——只因第瓦德確有一計。
我們的五位安賽各持五魔劍之一。他們圍在關口四周,召出了舍海。哦無名的戰爭諸神,哦超越我等凡人眼的美麗。力量的光輝使五人致盲。
火焰自劍中傾瀉而出,吞食了地面、地精、關口,還有天空中的裂隙——一切皆被焚燬。地精的大軍,不復以往。活下來的黃色武士如今身形低矮。如兒童般矮小。
無法再用成人尺寸的武器,無法再穿上過大的鎧甲,它們逃了,逃入洞穴,逃入地下,再不能侵擾我們的安寧。視線中關口消失無蹤!
第瓦德,還有一件事要做。五劍需要妥善安置。對人類而言它們太過強大。取用的誘惑,對整個落錘都是巨大的危險。
第瓦德和五位安賽攀上北部的山脈。第瓦德和那五位盲安賽。只有第瓦德歸來,凡人再尋不著五劍。令我等心生歡喜。
但第瓦德的精神也離他而去,他躺在自己的床鋪上。譜下這首詩篇,供他的人民瞭解與學習。而我等心生悲慼。
第十二天第瓦德死去,他的精神完全消散。只留下我們摯愛的土地,落錘的大地。而我等的心碎了。
編者注 --- 德斯特里·梅拉格翻譯了這支歌謠,起先是第瓦德的死亡詩篇,但需要說明的是,他認為這首詩到此為止,接下來的六句詞(未在此譯本中發表)是後來的詩人添上去的。梅拉格表示,第瓦德確實從山上歸來,其女辛賽爾[14]聽到他於睡夢中提起,他將五把強大的魔劍安置在了山洞深處。和他同行的安賽與各自的劍待在一起,不知為何,她相信他們從劍中蘊含的魔法裡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不朽。於是,有關五座洞窟和劍之守衛的故事越來越多。儘管第瓦德是個真實的人物,幫助建立了落錘。但沒有任何學術性證據,能證明魔劍、巨型地精或是山中洞窟的存在。當代學者大多認為,這只是最初的死亡詩篇添枝加葉的結果。從地精手中奪取土地以及將其驅逐的方式看起來十分牽強,畢竟,如今任何人進入一座洞穴或地城都可以作證,地精不過區區四尺高。
【注14:Cinsel】
IV. 龍趾傳說
根據我在鄧德爾·弗拉格[15]的篝火旁聽到的內容,我如實為你轉述這個名為“龍趾”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這其實是德里克·哈林和尋找第瓦德五劍的故事。公平來說,對於落錘當代歷史,故事中的事件似乎真實發生過。故事講述的時代距今已過去了一千年,所以它大概也包含了“額外內容”,類似《第瓦德之歌》的最後六句話。
【注15:Dendle Fragar】
不過,巨型地精王和恐怖大軍的覆滅,其證據大約可在淚水平原[16]的巨大埋骨場找到。時至今日,露營者與觀光客會遊覽此地,偶爾找到一枚金幣或是一片形狀古怪的金屬。歷史描述了一場巨大的覆滅,但未提供細節,所以我們必須轉向篝火傳說,瞭解哈林的故事。
【注16:Plane of Tear,此處用“位面”說不通,疑似筆誤,故按 plain 譯】
一聽到“龍趾”這個標題,人們腦中肯定浮現出飛翔的怪獸和拯救淑女的浪漫情節,但很可惜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男人的。龍趾是洛斯伽裡安山脈的一處地形特徵,將高巖和落錘分隔開來。這裡顯然就是第瓦德洞窟的所在地,他將五劍藏於此處。
我把這個故事放在英雄選集的末尾,因為你需要先了解第瓦德、馬克拉還有弗蘭達爾·亨丁,才能理解德里克·哈林的使命。德瑞克[17]的故事發生在馬克拉·勒齊之後兩百多年。落錘又進入了衝突與緊張的時代。
【注17:原文誤寫成了 Derek,下同】
哈林的年代,劍歌在落錘的家庭中已失去了重要性,只有少數機警的人會去戰爭美德廳。各地美德廳的修士和聖女將道的學習視為社交活動,或是當成古風俱樂部。實際上很少有人真正讀過《周圓書》,更別提去踐行道的教義。德里克,則是珍貴的少數者的一員。
幸好,德里克生長在偏僻的鄉村,得以避開城市裡的詭辯主義。他所在的戰爭美德廳嚴格遵行古道,修士和聖女們能真正教導道的塑造。每週一次坐在美德廳大師的腳[18]邊,領受真正的智慧,對《周圓書》加以討論。每到節日與慶典,他們就會唱頌第瓦德的古老遊吟詩歌。
【注18:feat,盃賽連“腳”都能寫錯】
德瑞克個子不高,但頭腦靈活,身手敏捷。他掌握的各色技能使他與同時代的所謂歌者截然不同。倘若他的美德廳設在某座大城市,他非凡的才能將招來嫉恨與妒忌,無疑會限制他的發展——在那裡,他是否還能達到安賽的層次可就不好說了。
就像馬克里亞[19]那樣,他也從孩提時就能構築舍海,在美德廳里長大成人後,他是整個落錘省唯一具備相應美德與技藝的人,足以成為一名安賽。就在這個時刻,我們切入他的故事,就在篝火傳說《龍趾》之中。
【注19:Makelia,即馬克拉,大概也寫串了】
說書人鄧德爾,於晚餐後為孩子和大人們吟誦這個故事。她是一位頗具名氣的說書人,會站起身將故事裡的一些片段表演出來,還能調整嗓音,貼合各個角色的說話方式。我尤其喜歡她為舍姆坑[20]的安賽大師選用的音色,那是任務中的最後一座洞穴。
【注20:Shem Pit】
《龍趾》
那天夜裡漆黑一片,狂風暴雨。德里克·哈林,之後被稱為哈林王,剛剛離開美德廳,開始他的遊歷,這時他在一座小樹林裡發現了篝火和避雨的地方。
“歡迎來我的篝火,年輕人。”帶著兜帽的陌生人用尖細沙啞的嗓音說道,“這樣的夜晚,我歡迎有人作伴。”
編輯們,這是我為落錘英雄一書所作最後一章的梗概。.....[21]
【注21:同《紅衛歷史的說明》一篇中,從“我把鄧德爾的敘述壓縮了一下”開始,到“並在落錘復興了弗蘭達爾·亨丁的教義”為止。後面的內容和前面兩段看起來完全接不上,但原文件就是這副德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