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遊戲裡的奇特設定

我的常識受到了考驗。

編輯丨祝思齊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小羅

最近,我剛剛推完一款日本乙女遊戲。遊戲的世界觀比較黑暗,而且前4個男主在初次攻略時都只能打出BE,我在入坑之前就看到了不少避雷帖。這部作品目前的口碑也比較兩極分化。說好的人,認為劇情十分揪心,有幾條線很有宿命感;說不好的人,覺得有些地方轉折突兀,很多BE為虐而虐。

我屬於口味比較雜的,基本上什麼樣的劇情走向都能接受。這些評價我都能理解,也不是特別在意。沒想到自己玩的時候,讓我齣戲的完全是另外的要素——它的科幻設定裡涉及的基因科學實在有些天馬行空,連我這個只有高一生物知識的文科生都感覺常識受到考驗。

這些奇特的設定包括但不限於——因為體內23對染色體每年都會被汙染一對,所以故事中的大部分人活到23歲就會身體變差,然後暴斃;有的角色的基因構成能在人類和某種花之間反覆橫跳;還有記憶和情感都儲存在心臟裡這種經典偽科學……

我知道科幻作品的設定都不能當真,胡編亂造的多了去了。像“X戰警”或者“蜘蛛俠”系列這類比較多地涉及到基因變異和人體改造的故事,總歸還是會編得儘量能唬住外行人,或者用無限拔高的科技、看起來酷炫的道具和特效糊弄過去,避免涉及一些從原理上看就違反基本常識的細節。而那些一秒接義肢、重傷治療5分鐘就重新活蹦亂跳、奮勇殺敵的橋段,姑且能算做是給劇情做出的犧牲。情緒和敘事到位,很多時候能讓人忽略這些Bug。

學醫的朋友看到《最後生還者》第一季終,在這一幕的時候問:“是全麻手術吧?不用插管嗎?”因為全麻不僅是睡著而已,病人是沒法自主呼吸的。可能學醫的人看各種影視劇就是會更痛苦吧……

可是,那部乙女遊戲不僅堅持要給玩家講述種種自創的奇特科學細節,還要在好幾條線裡把這些細節著重描繪一遍,安插在重磅主線中,存在感實在是太強了,只能靠後期幾個隱藏男主的表現和戀愛描寫力挽狂瀾……但萬一手滑打出了個BE,真的會讓人想掰卡帶。

我感覺,如果是奇幻背景,同樣的設定會讓我容易接受很多。各種暗黑恐怖故事裡,通過取用、使用乃至食用心臟獲取記憶和能力這件事還挺常見的。人在動植物之間隨意切換,或者把某人的軀體當作容器儲存一些事物的設定也非常順理成章。總之,何必非要和高攀不起的基因科學過不去呢……

其實奇幻作品裡的天馬行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欣然接受,最近熱度比較高的《臥龍:蒼天隕落》就是一個例子。作為一款“三國”同人,衝著題材來的愛好者也有人覺得魔化武將的設定有點“雷”,而且反派扎誰誰魔化這種推進劇情的方式確實有點簡陋。不過,玩家主要目的還是去打架,面前這個Boss的產生是否合邏輯,很多時候是次要的,多死幾次也就忘了追究怪物怎麼來的了。當然,這種敘事往往也只會停留在玩家“懶得追究”的水準。

呂布,怎麼又是你!

以現實為基礎進行的想象和創造在文藝作品中當然是必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受眾對奇特設定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他們是否接受設定,一方面取決於自身的知識構成,一方面也取決於劇情或玩法的沉浸感,在這些要素之間平衡得不好還是會“翻車”,而能寫出“看上去很真”的動人的假話,也是創作者自身能力的一環。有些奇怪的設定可能輕易被接受,有些奇怪的設定真的繞不開,還是不要用“別閒著在虛構作品裡找真實”這句“萬金油”的應對忽略過去為好……

充滿靈魂氣息的觸樂夜話,可以在本專欄和觸樂的微博:@觸樂網、微信公眾號:觸樂(chuappgame)、以及網站:觸樂夜話看到,歡迎大家在上述任何一個地方的夜話裡,和觸樂一起吐槽。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