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看一下更小的但是數量眾多的系統改進,涉及遊戲的諸多系統,但這些改進會帶來遊戲質量的顯著變化。我們希望遊戲保持挑戰性和沉浸性,尤其我們現在提供了許多新工具來處理封臣的不滿。在新到來的改進中,我們希望在提供新的解決辦法的同時,也能處理舊的平衡性問題!當然,這包括了我們過去幾輪平衡性調整時從社群得到的很多反饋(例如當我們在朋友與仇敵更新中如何改變AI建造建築的問題)
這篇開發日誌中,我們將會探討封臣立場(Vassal Stances),兵士駐紮(Man-at-Arms Stationing),直屬領地限制平衡(Domain limit rebalancing),建築槽翻新(Builiding slot revamp),建築平衡與新建築(Rebalaned & new buildings),改善性格提示框(improved Personality Tooltip),豐富線上表現(Rich Presence),摧毀寶物/無宗教主義(Destroying Artifacts/Aniconism),以及改善當前狀態提示(improvement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倒一杯你喜歡的飲料,讓我們開始一篇長篇的開發日誌吧!
這裡會有很多內容(還不是我們本次更新中的所有內容 - 只是一個豐富的例子!)不再廢話,我們開始吧:
封臣立場(Vassal Stances)
對CK系列的一個常見的歷史難題就是好感度膨脹 -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的封臣就會預設變得非常喜歡你,你不再有內部問題。同樣非常多見的情況下,你的封臣並不恨你也不喜歡你 - 除了個別仇敵外,多數封臣並沒有太大差別。因此,我們已經引入了封臣立場的全新概念。
每一個封臣都會有一個封臣立場,這會影響他們的喜好,封臣選擇的立場是基於他們的性格(以及一些外部要素,例如文化精神或者革新)。基於你國內的一組封臣立場,和之前相比,現在你可能不得不認真考慮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該做。

封臣立場包括禮儀(Courtly)、注重本地(Parochial)、尋求榮耀(Glory Hound),宗教狂熱(Zealot),少數派(Minority),小地主(Minor landholder)這幾個種類。注意,持有這些立場的封臣並不是一個政治團體,而只是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相似 - 對於領土應當如何管理的共同觀點。例如,當建造或升級一個地產,那麼注重本地的封臣的好感度會得到提升。而當你發起一場重大戰爭時,他們好感度下降。(當你攻擊一個軍事實力超過你自身實力80%的角色) - 這並不意味著同一種立場的封臣之間關係更好,只是他們對於領主的行為有相似的喜好。

每一個立場都會偏好特定的繼承人,如果他們偏好的繼承人繼承了你,他們的好感度會大幅提升…但反之喜歡其他繼承人的封臣會有好感度的懲罰。

(譯者:上圖短期統治-20,應該是剛剛繼承後,所以如果你的主繼承人滿足他們的偏好,這個buff可以對衝掉短期統治懲罰,反之會使得短期好感度懲罰加倍。偏好其他繼承人的封臣容易造反。問題來了:如果只有一個繼承人會怎麼樣呢?我們要到釋出才能知道。不過現在至少知道了,哪些人下一代更容易造反的。)
由於多種原因,立場不同的封臣對於不同的繼承人也有不同的偏好,多數情況下,相同立場的封臣希望有一個相似的領主 - 或者說這樣的領主對於他們更加有利。但所有立場的封臣都不喜歡孩子或者法律不偏好的性別的角色成為領主,除非他們更加不喜歡其它繼承人。

我們可直接在角色介面上看到一個角色的封臣立場。如果角色是你的封臣,那麼在角色好感度的旁邊會顯示他們立場的符號。如果這個角色不是你的封臣,你也可以在他們性格彈出的提示框(下面會有更多介紹),這裡可以看到他們的立場。

禮儀類封臣:
禮儀類的封臣相信貴族和傳統,希望尊崇等級機制。社交類或者慈悲的封臣經常會選擇這個立場。
禮儀類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給與宮廷職位
建立新頭銜
邀請他們參加宴會
禮儀類封臣不喜歡他們的領主:
給平民角色分封頭銜
廢除沒有爭議角色的繼承權
他們偏好於擁有較高外交能力,社交性的慈悲的繼承人。
注重本地的封臣
注重本地的封臣尋求穩定、權力下放以及和平。希望他們對國家原理外部紛爭。受尊敬的高貴封臣常常會選擇這個立場。
注重本地的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建造/升級地產
讓他們作為領主近親的監護人
外交大臣執行本地事務的內閣任務
注重本地的封臣不喜歡他們的領主
高君權
發起重大戰爭(對手實力超過領主的80%)
注重本地的封臣偏好於高貴和理性的繼承人,希望他們有較高的管理能力。
尋求榮耀的封臣
尋求榮耀的封臣慣性立場和威望,向世界展示他們是一個強大國家的一部分,勇敢而無情的封臣常常會採取這種立場。
尋求榮耀的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採取任何型別的分割繼承法
進攻戰爭取得勝利
邀請參與其打獵
尋求榮耀的封臣不喜歡他們的領主:
高君權
戰敗或者無條件和平
尋求榮耀的封臣更偏向於勇敢的繼承人,希望他們又更高的軍事能力。
宗教狂熱的封臣
狂熱的封臣更看重信仰的事情,並且更容易被虔誠的行動所打動。狂熱或睚眥必報的封臣常常會採取這種立場,同時神職人員也會採取這種立場。
狂熱的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建設升級寺廟地產
學習語言的計謀成功
有美德特質
去朝聖
狂熱的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向信仰領袖要錢
有罪惡特質
狂熱的封臣偏好於狂熱和有美德的繼承人,並且希望繼承人有更高的學識
少數派封臣
少數派封臣的信仰與領主的信仰敵對或更差,或者文化接受度低於30%。
少數派的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採取提升文化接受度的內閣任務(當文化接受度超過30%時,他們常常會改變立場)
少數派的封臣不喜歡他們的領主
轉變伯爵領的信仰或文化
採取高君權
少數派更喜歡與高貴慈悲的繼承人,並希望繼承人的信仰或文化與當前領主不同。
小地主封臣
小地主封臣希望自由和低稅率。所有男爵等級的封臣將採取這個立場
小地主封臣喜歡他們的領主
採取低君權
小地主封臣不喜歡他們的領主
剝奪男爵頭銜(男爵的人權呢?)
高君權
小地主封臣更喜歡慷慨和慈悲的繼承人。
在遊戲的不同方面封臣立場影響方式也有細微的不同 - 例如君權:禮儀的封臣不怎麼關係高君權,但是他們也不想其它封臣那麼喜歡低君權。尋求榮耀的和禮儀封臣更在乎宮廷的顯赫度等級,等等。我們未來很有可能將會新增更多封臣立場的喜好情況。
當你獲得一個新的封臣的時候,預覽介面可以看到他們將會採取的立場,你們的選擇現在需要多一層考量了。

給一個出身平民的角色封地將會使得禮儀類封臣好感度下降(基於封的頭銜數量),你也可以看到這個角色將會採取狂熱的立場。(譯者:先封一個頭銜,平民就成為了貴族,之後再封其他的頭銜。是不是這樣,就只吃一個頭銜的懲罰呢?不過這顯然不是P社想看到的解決方案。發售後試試看。)
另外,考慮到全新的立場好感度,我們全方面的調整了封臣好感度,這會使得我們做出決定時,變得更加有趣。我們也替代了很多其它型別的好感度,這些好感度類似與大眾好感度。例如,很多同信仰的好感度現在被狂熱封臣好感度所替代。
很多性格特質更新後,也將會有封臣立場正面或負面的好感度影響,這會使一些原本強力的特質變弱,使另一些較弱的特質變強(當然是有理由的)。你也將會看封臣立場好感度的內容!

兵士駐紮(Man-at-Arms Stationing)
另一個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目前兵士buff的堆疊 - 建築現在全域性範圍給玩家不同兵士型別提供加成,這使得一些兵士很弱(兵士的buff太低)或者太過強大(如,兵營可以在所有地方建造,這使得你的重步兵可以擊敗任何對手)。因此,我們引入了兵士駐紮的概念。
你現在可以讓你兵士的軍團駐紮到直屬領地的地產內(也就是現在的一個男爵領內),通過駐紮來給提供加成。每個地產只能駐紮一個軍團,所以你需要明智地選擇每個軍團駐紮在哪裡。駐紮完全是一個可選項,即使領地被征服或者其它人繼承,你也不會因此而失去單位 - 這些兵士只是變回未駐紮狀態 。
現在有很多建築會提供這些駐紮加成,同時包括了全兵種加成和特定兵種加成 - 這意味著你可以有一個專門擅長某個特定兵種加成的地產,例如槍兵或者弓箭手。花費足夠的時間和努力,你將能夠使得地產真的特別擅長一種特定兵士的,甚至使得整個世界都嫉妒你的單位 - 更多細節會在下面的開發日誌中。

這裡有一個建築強化駐紮兵士的例子。要讓一個單位駐紮,你可以到軍事介面,這裡可以在軍團找到駐紮按鈕(頂部全新的當前情況專案也會提供這個選型。另外,全新的教學解釋中會有詳細內容介紹如何駐紮部隊)。

部隊駐紮時,你將可以看到駐紮部隊從地產建築獲得buff的具體數值,這會使你選擇的時候更加容易。其它軍團已經駐紮的位置,地區也會顯示為藍色。

當你完成部隊駐紮後,你可以在他們的資訊卡上看到他們駐紮的位置,可以看到強化buff的來源拆分。除了招募、戰爭或者地產被圍/佔領的時候,任何時候你都可以重新駐紮你的部隊。

你也可以在地區介面(男爵領介面)看到是否有部隊駐紮。如果這個地產建築是你持有的話,會有方便的按鈕可以直接連結到這個軍團。

上面這些內容都直接引入了一下兩方面的改動。
直屬領地限制平衡(Domain limit rebalancing)和建築槽翻新(Builiding slot revamp)
在朋友&仇敵更新時,AI的經濟邏輯大改之後,論壇反饋頻繁指出的一個問題是,統治者的封臣數量太少了,這對於遊戲的人際關係來說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我們不想使用專斷的方式限制AI的行為,所以我們嘗試研究其他遊戲機制,我們注意到的問題是直屬領地數量限制。整體來說,上限太高了,即使對於普通的統治者來說。我們發現直屬領地上限最大的問題來自於革新,遊戲整個過程中革新提供了4點領地上限。堆疊的管理能力的效果相比其它能力值收益也有一些過高了。
由於這些問題,我們從革新中移除了2點的領地上限(你現在只有在部落時期和中世紀晚期才能獲得直屬領地+1),我們已經增加了直屬領地+1的管理能力要求。從原本的每5點管理,上升到了6點 ...但是

我們知道很多玩家喜歡在較大的領地上“種田”,我們並不只是降低了直屬領地上限,這會使得種田玩家感到厭倦 - 作為替代,我們尋找了另一種解決方案,讓每個地產成長得更加強大,隨著時間推移和革新解鎖提高種田的潛力。這個新增的改動會使得遊戲的建築/經濟系統在前期和後期感受有所不同。

對於那些希望更高/更低直屬領地限制的玩家,我們在遊戲規則中增加里設定專案,可以使得世界中所有的統治者直屬領地上限 +1/2/3或則和 -1/2/3,這你們總歸滿意了吧。

地產目前版本有3-4個建築槽。我們下調了2個建築槽數量,這意味著在沒有革新解鎖的情況下,主要地產只有2個建築槽,而次級地產只有1個建築槽。而革新可以使得建築槽數量+4,這使得同一地產的建築槽可達到6個 - 比之前最大的情況多了2個建築槽。

這些改動將使得直屬領地比之前有些許下降,並提高種田的潛力 - 因為現在隨著時間推進,你可以提升並專精你的地產(譯者:弓箭堡、重騎堡、槍兵堡)。遊戲的開局階段鎖定了部分建築選項,這將使得你在整局遊戲過程中都需要不斷選擇建造的哪些建築 - 現在還會部分建築直到較晚的時代才會解鎖。建築槽解鎖基於根據文化的基準,但是一個地產在它的文化改變時不會失去建築槽。
當然,只是增加建築槽的數量如果沒有令人感興趣的建築,也非常的無趣。這就將我們引入了...
新建築與建築平衡性
首先,從整體角度看建築- 雖然建造很有趣,但一旦你的黃金收入達到一定程度,建造任何東西對於你來說就會變得非常微不足道。因此,我們更新了建築整個過程的花費 - 現在依然有便宜和貴的建築,但是整體建築成本在遊戲的中後期會顯著上升。單個經濟建築紙面上的收入無法彌補他們的成本,但事實是,在遊戲中尤其是精心計劃的話,會有很多收入的乘數加成 - 來自於發展度、生活方式、特質以及其它建築提供的稅收%加成。遊戲開始階段的成本,依然是不變(開始前2級的建築),所以前期建造階段並不會受到太多幹擾,但是之後,成本上升曲線將顯著提高。 這使得你的選擇需要變得更有意義,這增加了你管理金錢過程中的一層風險。

上篇總結
鑑於這篇日誌實在太長,所以我們這裡分割一下。本次開發日誌內容涉及的遊戲改動非常重要,會部分改變當前的遊戲格局和玩法。上篇主要提到的大改動包括:
封臣立場
兵士駐紮
領地上限和建築槽改動
當然兵士駐紮的問題,我們尚不確定僱傭兵是否能駐紮。但是至少有一點可以清楚,只能在異教戰爭中拉出來的騎士團,肯定無法駐紮到你的領地了,但騎士團本身都有租賃城堡,可能會吃到AI自己建築的加成,但多數沒有玩家建築的buff強了。僱傭兵就玄了,新版本僱傭兵流中後期強度有待觀察。
下篇中會包括相關的另外一個大改動,建築體系大改(主要針對軍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