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度,環境與焦慮

親愛的博士:

您好。

今天我想聊一聊關於,幹員強度的話題。

在任何遊戲中,關於強度的討論總是不絕於耳,並且,這部分人總是熱衷於在各大討論論壇上獻上自己那——不一定經過了縝密思考的言論。

於是,出於對使用者活躍度的需求,這方面的話題對平臺而言也是神兵利器,只要有強度,就有話題,只要有話題,平臺就有錢恰。可以說是‘互利互惠’了。

當然,世界上很少有那種真正意義上的互利互惠的事情。

這種事情存在,但是不會是網際網路討論論壇上會出現的東西。

所以,建立在平臺使用者與遊戲玩家的重合群體對遊戲中內容(尤其是強度)討論之上的社群氛圍環境一定會傷害什麼東西——傷害了什麼呢?嗯,很難說,反正不是傷害了資本家的利益。

開個玩笑,以強度討論為主題的社群討論環境傷害了什麼,不是什麼難回答的問題。

從辱蒂,到憂鬱藍調,到早露,赫拉格,再到水月,黑鍵,以及後來的白鐵,甚至於發展到現在的職業分支鄙視鏈——‘你這個五星贈送祕術師!’(聳肩)。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的教訓。

這句話說的真的很對,人類,或者說,群氓,總是在重複相同的把戲。

這些在整個人類的歷史發展中並不佔什麼主導作用——甚至於對任何事情的發展都不起任何主導(推動,積極)作用的角色,總是在各種地方不斷地重新整理著自己的存在感。它們是一群大嗓門,喜歡將自己的聲音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所以網際網路這個本身就帶有一定擴音器性質的東西就變成了它們繁殖滋養的溫床。

關於網際網路為什麼是擴音器,我認為有一定解釋的比較,簡單的解釋一下:所謂言多必失,當一個人發言的次數增多的時候,他失誤的次數自然地也會增多。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聰明人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減少自身發言的次數。然後——聰明人,或者不那麼聰明,但至少不蠢的人,在明白了這一點之後,他們就會減少自身發言的次數——所以我可以說一個暴論:“網際網路上發表言論的大多數人都是傻逼(劃去)群氓!”

所謂群氓。指聚集起來的表現為同質均一心理意識的人類群體,他們拒絕理性而複雜的思考,對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只簡單地選擇兩個極端,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誤。(本段來自百度。)

群氓和傻逼只有一線之隔——取決於他們和你的距離,如果他們和你挺遠的,你自然可以帶著三分鄙夷的說出群氓這個詞。

但如果他們已經激怒了你——那傻逼這個詞語正好可以讓你發洩一下心中的憤懣和惱火。

 

好了。這個話題到自為之。免得髒話過多過不了審。

網際網路上的大多數人是拒絕理性而複雜的思考的。

正因如此,只要有一個顯而易見的易於理解的‘觀點’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他們便會全盤成為這個想法或觀點的擁躉(dun,三聲,指堅定地擁護者,此處是貶義。)。

而,出於對資訊的接受習慣,同時結合他們的特性,通常而言,他們會全盤接受自己遇到的第一個觀點,而後全盤否認自己遇到的第二個觀點(如果這兩個觀點關係,且為衝突觀點)。

當然,這邊說的觀點是有一定關聯性的觀點。

例如:【明日方舟中術士都是垃圾】【明日方舟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術士只是還沒有趕上環境的變化/只是還沒有出一個切合環境的新干員。】

顯而易見,後者僅僅是從字數上就已經把前一個觀點碾壓了……對於熱切的渴求簡單思考並不斷黨同伐異謀結一個群體環境的群氓而言,前者顯然是優秀的觀點,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就不需要我著重筆墨了吧。

所以,顯然,一個遊戲的,傾向於強度討論的社群環境是一種大勢所趨——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明日方舟的特色,這個問題出現在各種各樣的遊戲中。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問題會出現在所有的遊戲中。但,只有二次元遊戲中玩家會遇到和這個問題相關聯的一些問題。

其他的大部分遊戲的強度討論都是不會受到什麼阻礙的。大家都在討論強度,沒人在乎角色人設,角色就是武器,傷害(爬塔層數)就是勳章。你的那個暱稱才是享受勳章的將士。

但是在二次元遊戲中,角色的人設,劇情,及其性格表現是構成遊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因為這種擁有人設的角色是二次元遊戲的特點,二次元遊戲才會變成收到強度至上的討論氛圍和社群環境的直接衝擊目標……

好吧,這些話比較複雜。

我重新組織一下語言,因為二次元遊戲的特殊性,強度至上的討論氛圍會使玩家社群受到強度討論的衝擊,主要承受衝擊的目標為強度較低/或者不符合當前版本的主流作戰趨勢的角色。

因為角色的人設立起來之後,這個角色就變成了一個目標——一個可以接受勳章的公共目標。

前文說了,在非二次元遊戲中,由於角色的人設沒有立起來,所以你打出多少傷害就是你打出來的,你打出來的傷害低了,別人噴也是噴你。

但是當角色人設立起來之後——嘛,從【沒有沒用的幹員,只有廢物的博士】到【憂鬱藍調】,這之間究竟花了多長時間,我無法知曉,但顯而易見,這個轉化過程是舊的那種玩家受勳受辱模式轉化為一種新的角色承擔榮辱而將玩家解放出來的一種對群氓群體有利的模式——

簡單來說

以前有人單純地菜,現在他可以把責任扔到別人身上了。

 

好了,說回那種轉變之間的衝擊。

這種衝擊混雜著一些刻意的引導——包括但不限於辱蒂視訊,辱職業(分支)二創。

強度評測UP的一個標題。

直播時的幾句話。

這些看上去影響不大的東西才是強度討論氛圍的暗中推手。

強度評測UP寫個【某某角色專三傷害評測】的標題,然後視訊中放個不完全有利於該角色,甚至無法發揮該角色特點和實力的地圖和擺放方法。

這是什麼嚴重到需要口誅筆伐的東西嗎?

不是。

強度評測UP視訊中幾句半開玩笑的辱分支玩笑話,對某個強度中游——或者退環境的角色的幾句貶低——████要掉小珍珠了(舉例。)。

是嚴重到需要口誅筆伐的東西嗎?

呵呵,不管是不是,任何人,任何身份,你只要敢在他們的評論區說上一句不符合其粉絲群體的話,私信爆炸?

是私信一直爆炸。

我想起看沙雕圖時的一個圖。

【這是麥克,麥克很聰明,麥克從來不個網際網路上的傻逼爭辯,學學麥克。】大意如此

多麼有哲理的一句話。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聰明人不和傻逼爭辯。

更何況壓根就沒有爭辯的餘地啊。

當然,並不是所有環境都是這樣,讓人升不起一點爭辯的心思——不過坦白來講,我也不覺得只是爭辯一兩句就能夠改變什麼。

那些在討論論壇上的植根很深的玩家討論氛圍——包括二創UP,攻略UP,評測UP,還有直播UP……

這些人輸出的每一個觀點,都會在玩家群體中傳播——聰明人當然一笑置之,但群氓一定——我是說一定,會毫無思考的接受這些觀點中相對簡單的那些,然後將之奉為圭臬。

嘛,呵呵。

前面已經說過了。辱術士可比理智的思考術士當前所處環境要輕鬆多了——對吧?

所以,那些群氓到底會傳播和認同什麼觀點,顯然已經不需要思考了吧。

嗯,所以,這就是二次元遊戲面對的討論環境困境。

這個環境一定會長久的存在下去。

所以,如何在這個環境中篩選對自己有用的資訊,以及確保自身不被轉換為群氓。

我認為這是每一個博士,每一個理智的博士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然後就是——怎麼做了。

我寫這封信當然不是為了描述一下現在的環境,然後讓您皺著眉焦慮了。

接下來才是我想寫的內容。

首先,我無比相信一句話‘不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醫學上)

稍微改一下【不看環境談強度,都是耍流氓。】

何為環境,何為強度。

這都是需要明確的概念。

所謂強度,就是一個幹員所能都達到的戰鬥能力的上限(或者中位數,平均值,巴拉巴拉……,為了減少討論難度,這裡就暫且用上限這個概念——如果你覺得不對,那也不用管這個,沒必要討論這個話題。)

所謂環境,就是一個幹員面對的作戰環境的統稱——

嗯,我姑且詢問正在閱讀這封信的博士一個問題。

風笛,數次少人登頂危機合約——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是風笛?

答案我就直接說出來了……開個玩笑,您還是稍微思考一下。

 

 

 

 

如果您已經確實的想到了自己心中的那個答案,請繼續下翻,如果沒有,請短暫的思考一下。

 

 

 

 

 

 

好了,揭曉答案,因為登頂危機合約需要點深度滲透。

登頂登頂,所謂登頂,就是挑戰危機合約的最高合約等級,挑戰這個合約等級,然後通過,這就是登頂。

合約,危機合約。

我從孤島風雲入坑的B服號,歷經從光譜行動到起源行動的每一次危機合約。

深度滲透這個詞條,從未缺席。

至少我的體感是這樣。

 

好了,我剛才去PRTS查了一下,除了燃灰行動(風蝕高地)之外的每一次合約,都有深度滲透這個詞條。或二級,或三級,沒有一次一級的。

所以——風笛為什麼登頂次數那麼多,顯而易見的原因,因為大部分登頂沒有風笛都開不了局。

當然,這個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沒有深度滲透的燃灰行動依然帶了風笛——我需要思考才能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

所以我們權且忽略它。

我提到這個話題是為了說明一點,環境對於幹員的重要性。

雖然無法確切的,拍著胸脯說風笛的強度和風評都是深度滲透帶來的(博士的常規作戰基本是不會帶風笛的吧。),但深度滲透顯然提高了風笛地位很多很多。

這就是環境。風笛其實作為一個近衛化先鋒(考慮到先鋒其實是近衛中分化出來的職業,或許可以稱其為——返祖。),其戰鬥力稱的上優秀,但,風笛得到的風評其實已經遠遠大於她作為一個衝鋒手應當得到的風評了——換言之,就是過譽了!

我堅信風笛的風評顯然是受益於危機合約的!

這就是環境。

嗯,然後再舉個例子。

異客。

這個角色的風評反轉,為什麼反轉。

異客的風評反轉並不是在鏈術士整體強化了一波數值之後開始的。

異客的風評反轉是從傀影與猩紅孤鑽上線後,擴散之手實裝帶給他的。

因為擴散之手這個收藏品解決了異客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那就是技力需求,本身鏈術士作為類擴散分支,異客的技能也是一個對群的技能,而這個對群的技能需要在一箇中等範圍內有4名以上敵人才能把傷害打滿——

因為這就是一個對群的技能。

但是方舟現在是缺少對群環境的。猩紅孤鑽也是如此,沒什麼對群環境。少量對群環境都是一些小怪,基本沒什麼壓力……

而擴散之手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異客的技能——雖然面對非對群環境虧模,但只要有兩個敵人,異客就可以通過擴散之手間接降低輝煌裂片的技力需求——從而從另一個角度彌補非對群環境導致的虧模。

啊,然後另一邊如果有對群環境(3-5個敵人),異客的傷害就更多了!

這樣的環境變遷(指通過收藏品彌補技能對非適配環境的虧模現象),配合著一些增加法術傷害的收藏品,然後異客輝煌裂片在特殊的收藏品效果之下達成的特殊視覺效果(指一直放輝煌裂片)。

這樣多重因素影響之下,異客的風評才有所好轉。

如果沒有猩紅孤鑽——那異客依然是風評不佳,然後被辱的幹員中的一員。

……雖然其實好像異客也沒從術士中跳出來……不過至少社群風評已經不怎麼朝著異客走了——嘛,群氓的思維邏輯我是搞不懂——其實也能搞懂啦……什麼的。

 

上面我舉了兩個例子。

分別是危機合約的深度滲透詞條對於風笛的意義。

和擴散之手詞條對於異客的意義。

見微知著,管中窺豹,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簡單的結論。幹員風評收到遊戲內環境影響。

當然,這個結論很傻逼。

因為歸根結底,社群風評好轉和強度是分不開的。

社群的風評就像是——一群什麼也不懂得小孩子,誰的拳頭大,就是誰的擁躉,然後一股腦的扔出自己的讚譽之詞和對其他幹員的貶低——偏偏你有沒辦法對小孩子做什麼——難不成給他一拳?

網際網路的網友是一種群體,不是某個特定的人。所以對其說任何話都沒辦法改變任何事情——

所以上面那個結論實質上其實是:幹員強度收到遊戲內環境影響!

 

所以,基於這個原因,我其實很討厭那些動不動就辱幹員的人——因為這些人大多沒什麼遊戲理解,還沒什麼教養——單純地調侃一兩句,我倒不至於在心裡罵他幾句,不過這種行為恐怕會在各種角度上增加社群環境中群氓的數量——好壞參半,畢竟方舟二創環境中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那種涉及辱幹員的內容。

五星贈送祕術師~雜魚雜魚~

 

歸根結底,我想表達的觀點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幹員的強度是收到環境影響的。把敵人的防禦值上浮個30%。你看術士猛不猛!不打水月肉鴿高難度(此處特指加法抗的難度及以上)的情況,術士依然是強力的輸出職業——

偏偏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是不會去思考那些看上去顯而易見的問題的——接受一個簡單易復讀的結論對於大部分群氓來說都是——嗯,甜美的誘惑。

嗯嗯!(點頭)

假設一個對某些幹員有力的環境顯然沒有意義。

但我們不能否認環境的變遷將會導致很多問題。

就像曾經的四大基石(泥岩,煌,山,棘刺。)

現在煌退居掛機流,泥岩有了斥罪分享環境,山基本只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例如此次合約單守左路)出場。

棘刺基本查無此人。

每個幹員都會有契合環境的時候,也都會有從環境上退下來的時候。

主線前幾章,斯卡蒂這類無畏者就是排得上號的強力分支。

但是後面環境變化,四大基石登上環境,把無畏者和擴散術士(當時還沒細分職業)等擠了下去,然後環境再變,銀灰和能天使慢慢退出環境。小羊後來也成了被辱的幹員中的一員。

別跟我提什麼拐天使——我們只聊單人強度。

現在版本的強力幹員是什麼?

瑪恩納(還用解釋?……好吧還是解釋一下,特殊的出傷機制,對群模板,但零擊殺對單總傷反而更高。),百嘉(基本和煌一個地位,但就業環境略寬),鴻雪(不高不低的破甲線,對拐的低需求,優秀的總傷),焰影葦草(較高的理論總傷,優秀的削弱能力,堪比蘇蘇洛的治療能力。),緘默德克薩斯(優秀救火員,水月肉鴿的神(換主題之後地位會下降,但其本身能力足夠優秀。))………………等等不一而足。

版本在變化,幹員也會發生變化,最簡單的一點,目前版本的敵方防禦卡在一個不高不低的位置。

這個防禦在往上,或者往下,鴻雪都會被按下去。(防禦最高的對策卡還是羅德島唯一開罐器黑。黑就是因為她能開的罐頭太硬了,導致目前版本壓根沒有值得她能開的——至於低甲,那就是能天使的世界了。)

敵方低質量單位數量上來之後,瑪恩納也會很難受。焰影葦草更是對遠端騷擾頭疼不已。一個炮手就能讓攻擊範圍內沒有敵人的焰影葦草咬牙切齒。

百嘉——嗯,環境抗性確實挺不錯的。強度上限就略微不那麼高了。

緘默德克薩斯這種角色就顯然——環境抗性一流,除非敵方精英怪抬手夠快,不然緘默德克薩斯還是能混得不錯。

強度是一個很難界定的資料。因為環境是會變的。

就像萊茵生命時候的那個大機甲。

這就是斥罪的優勢區間了。如果高傷害高頻次傷害還帶控制的精英怪連著幾個活動都不斷地刷存在感,那斥罪的地位也會自然地水漲船高。

這難道能證明斥罪的強度一下子來到了幻神級別?

不。

就像是——當淵默行動和塵影餘音結束之後,老鯉儼然變成了查無此人的一個幹員!

難道老鯉就是在淵默行動的時候晉升幻神,然後在塵影餘音結束的時候就變成了下水道?

或者舉個更簡單的例子。

如果高防禦高生命單位的叢集衝鋒連續幾個活動刷存在感,那莫斯提馬的地位就是頂天的!

有人會質疑——怎麼可能出這種活動!

我覺得這些例子相比一個會對幹員指指點點降攻擊的有兩條命的精英怪還算保守……真想出的話,高甲目標其實不需要任何理由都可以隨便出的幹員,不像左手還得和劇情呼應一下。

另外,高防高血單位的叢集衝鋒在內測時期是存在的——任何一種環境都會存在應用和暫時棄用的狀態,這就是環境的特質!

環境是會變的!環境絕非一成不變。

敵人的高甲低甲,高抗低抗,高血低血,這都是很複雜的。

不是說明日方舟永遠都是高法術抗性的目標——但顯而易見的,中堅術士的減抗模組實裝之後,敵方的法術抗性的數學期望值將會有一個略微上湧——這個行為會導致除了中堅術士之外的所有幹員,法術輸出幹員,收到一定的抑制——當然,因為畢竟中堅術士只是無視10點法術抗性,所以這個幅度很小,加之出於抑制數值膨脹,延長遊戲壽命的需求,預計敵方具備法術抗性的單位的法術抗性數學期望值可能上浮個5,6點法術抗性。

無法抗的低階雜魚~當然不會無中生有出來法術抗性,整體敵方法術抗性的數學期望值可能上浮一個2,3點左右。

這樣一來,一些法術輸出收益單位的地位會有所下降——包括但不限於棘刺藍毒這樣的能力法傷單位。

術戰者,咒愈師這樣的無法穿法傷分支職業(模組未定,你我皆是……)

拉普蘭德,緘默德克薩斯,仇白這樣的技能轉法傷幹員。

啊——為什麼數學期望上浮2,3點可以讓他們地位下降?

因為低法抗BOSS暫且不論,高法抗BOSS的法術抗性上限是切切實實的提升了的。

比如我想設計一個只能用物理輸出來打,法術傷害必定刮痧的BOSS單位。

以前沒有中堅術士的法穿的時候(不看一些幹員的削減或無視法抗能力。),這個單位的法術抗性只需要95點。

但現在,中堅術士群體上了10點法穿。那麼這個BOSS單位的法術抗性上限就必須點到115點。直接吃到了10點整的法術抗性收益。

當然,這種BOSS單位比較少見,愛國者算一個——不過方舟不會調整幹員和敵人的數值,所以我們目前無緣115法抗單位。

不過,對於一些高法抗單位,他們仍然可以吃到收益。

就好比一個原本應該是75點法術抗性的術士精英怪。在出了中堅術士的模組之後,他的法術抗性很可能就要提升到82(加7點)點左右,只有這樣的提升才能保證在不動敵人的生命值資料的情況下保證他們擁有原本的肉度。

然後,為了一些數值上的美觀,以及出於對模組的尊重(模組一定是要讓幹員受益的!不能開完之後你的環境沒變,然後其他人更難受了,或者開模組前後輸出能力根本沒有變化。不開模組的反而難受……)

所以,種種原因之下,可能原本75法抗的單位法抗就增加一個3點,或者5點,甚至不增加。

那麼少增加的那些法術抗性就是術士這個分支模組帶給術士的收益!

然後如果是比較低法抗的單位,他們增加的法術抗性可能就更少了,一點?兩點?不增加?

發現了嗎?

雖然數學期望較低,但對於本身高法抗的單位來講,他們得到的增益是實打實的。

也就是,敵方的數值膨脹是從本身高防高抗單位開始逐級向下擴充套件的。

這樣的結構之下,不僅可以保證遊戲整體不會受到太強的數值膨脹的影響,又限制了高難度情況下一些非法傷職業對術士的越俎代庖。

可以說,這樣的結構是非常合理的!

嗯——如果您的心中生出了諸如【那為什麼不能模組前後敵方數值不變,讓我方單純地收益】這樣的問題。

請自覺把信扔進垃圾桶裡,然後把我拉黑,謝謝。

 

我不會解釋為什麼這個問題很可笑。

這封信已經夠長了……

 

說回原本的話題,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

中堅術士的模組會帶動敵方資料有一個小上升。其他的一些模組也或多或少的反饋到敵方資料上(大多集中在高難度時敵方單位上。)

當然,這種養成上限對環境的影響能力有限——而且是在一個長期且漫長的過程中緩慢滲透的——

另外一種環境變化就要迅速許多,這種環境變化就是活動帶來的環境變化。

因為玩家當然不會盯著老活動一直塔塔開。

玩家都是一群風情浪子,只玩新的!

所以當水月肉鴿上線之後,術士一躍成為鄙視鏈底端的職業——為什麼?因為高難加敵方法抗。但……大多數玩家真的會一天天朝高難衝?

我現在水月肉鴿還在4級掙扎(當然我是真的菜,打得少也是真的少。),哪來那麼多時間去攻關高難。

攻關高難的要麼是有錢有閒,要麼是方舟主播(ZC那種)。

 

不談為什麼一個僅限於高難的法術抗性增強會把整個術士拖入深淵,說到底,水月肉鴿只是一個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活動。

你持續上幾個月,幾個月後,新肉鴿上線,高難度直接不加法抗,改成給敵方庇護了,那術士地位又回來了——但,術士還是那個術士,關卡還是那個關卡,從始至終,變化的都不是這些數值策劃在一次次實驗和思考中得到的極少修改的數值。(據我所知,方舟僅有兩次較大範圍數值修正。分別是山和異客上線前對鬥士和鏈術士的屬性增強,以及後面一次大型的對包括鏈術士和無畏者在內的四個分支的屬性增強。)

變化的,只是輿論和人心。偏偏輿論總是群氓最好的溫床,他們也樂於從輿論中汲取自己的武器——是不是有點像汙染穢蝕……食腐使徒是吧!

 

 

嗯……

人心有缺,故而人多有缺陷。

群氓只是其中之一。

人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稱得上‘人’的個體,是需要長久的投入大量精力和努力地。

但是困於生活的我們並不總是能找到這樣的機會——雖然,這也不能成為我們停止奮進的理由,而且……若是因此便堂而皇之的接受了自己的軟弱和缺憾並安心作為群氓生存下去,那我只能說上一句‘祝你幸福’。

博士,我堅信讓每一個人都保持理智和高效的思考能力是一種奢望。但,一對一的交流或許至少可以起到一點點作用!

只要這樣,我就感到我的行為沒有做無用功。

 

博士,希望您永遠走在這樣一條,能夠改變整個人類歷史的,永恆思考的道路上!

不被群氓所困,不被渺小陰暗的醜陋所擾。

我能給您的支援就是,我會盡可能的走在這樣一條路上。與您同行——啊,我沒有這種人很少的意思,只是,這樣的話語還挺讓人心生澎湃的!嘿嘿

 

————————羅德島戰術部戰術顧問【冷漠】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