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和玄學走得很近。
當虔誠的佛教信徒還在念經吃齋打坐,網際網路潮人們已經開始敲電子木魚積累功德了。
什麼年代了還在敲傳統木魚?
看著簡單的應用,卻獲得了眾多青睞,隨之而來的便是鋪天蓋地的佛祖、木魚表情包。目前為止,電子木魚使用者量早已超過500萬大關,電子木魚一個月被敲了超100萬次。
而在前不久,日本一個名為HOTOKE AI的網站迅速走紅,原因也是因為是運用了ChatGPT創造出AI佛祖,搞了一出賽博玄學。
HOTOKE在日文中的釋意就是佛,HOTOKE AI設立了一個AI佛祖,使用者可在對話視窗中說出遇到的煩惱,HOTOKE AI便會提出佛系建議來普渡眾生。它上線不足5天,就解答了超過13000個煩惱。
相比於電子木魚,AI佛祖是一個更容易接觸的的賽博玄學佛祖形象,也許說有煩惱就去問問佛祖,也許平時的佛沒法及時迴應他的信徒,但現在好了,不用跑到寺廟花錢燒香跪拜,現在敲打幾下鍵盤,說出你的煩惱,強大的AI佛祖可以永遠線上回答他們的疑慮。
HOTOKE AI由一位名叫Kazuma Ieiri的日本開發者製作。
進到HOTOKE AI網站後,我們可以看到醒目的標語“AI始終與您相伴”。它不需要使用者註冊,用遊客身份就可以直接向AI佛祖提問。
雖然是日文網站,但網頁支援用中文提問,先前的版本里回答還是會以日語呈現,需要使用瀏覽器的翻譯功能才能知道內容在寫什麼,最近HOTOKE AI的更新已經可以直接呈現漢語回答,並且做的相當口語化。
然後我們把想問的問題輸入對應輸入框內,並按下“向佛祖諮詢”。
不得不說,網站的氛圍感包裝的就很好。輸入問題後,等待時間還引導使用者做呼吸吐納和冥想練習,可以說是非常照顧使用者體驗了。
開發者還在下面補一句“佛教的看法有可能不正確,請以寬巨集的心態接受。”
我們隨便問上一句心中疑慮,它便能給出解答,而且是娓娓道來、循循善誘的那種。比如說向佛祖問上一句大多數使用者都非常在意的問題,“我為什麼這麼窮?”
AI佛祖為了開導貧窮的我,一口氣給我寫了將近600字,分成了四段。
在回答中,上來就先觸發共鳴。和我說“完全理解我的感受”,儘管AI不用有貧窮或者富貴的煩惱,但主打的就是一個理解萬歲。
接下來就開始發動專業優勢,從佛教的角度分析問題,認為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的業力和因果關係。” “佛教教導我們要放下貪婪和貪慾,尊重現有的資源,而不是不斷追求更多。我們可以通過減少浪費和節約開支來改善我們的經濟狀況。”
接著開始講科學,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認為我可能是缺乏決策的技能和信心,AI佛祖幫我找了一些方法,可以去學習理財知識、制定預算和規劃投資來改善我們的財務狀況。
總之差點就要把“這不全是你的問題,不要過分責怪自己”這句話全屏播放了。
粗略來看,這個AI佛祖確實有在很認真的回答問題,細細讀下來發現它真的很佛,語言技巧拉滿,提供心理支援的同時還給出一些實際的建議,這一來二去,不僅安慰了我的受傷的心靈,還直接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就像這樣經過一番指點迷津,信眾恍然大悟,如重獲新生,AI佛祖自然收穫潮水般的好評。
正如HOTOKE AI官網的slogan寫的那樣“ChatGPT版佛祖永遠在你身邊”,很是給人一種“佛光普照”的溫暖。
再對比一下ChatGPT的原版回答,我們能感受到其中的區別,都是給出一堆建議,但佛祖版的文案感覺更關注提問者的內心。
如今HOTOKE AI已經為二十多萬人答疑解惑,並且人數一直在增長中。
這些問題有一些實打實的日常煩惱,括關於生命、生活、工作以及自我認知上的疑慮。
人活著到底是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我週六週日都很忙,我真的希望自己一個人也能玩得開心。
為什麼身邊的異性朋友很多,我卻沒有辦法選擇其一作為終生伴侶?
….
也有一些有趣的問題,比如日本經典零食之爭,蘑菇山和竹筍裡哪個更好吃?還有動物界的老大地位之爭,老虎和獅子哪個更厲害?
當然作為吃瓜看客,看熱鬧不嫌事大,我也為AI問題庫貢獻了幾段非常富有生活哲學,亟待佛理解決的問題,例如“一段婆媳關係裡,老公應該聽媳婦的還是母親的”,“算命大師說我子孫滿堂,那我有必要堅持丁克嗎”“到底是鹹豆腐腦好吃還是甜豆腐腦好吃”以及“如何看待越來越真實的賽博女菩薩”…不過就算是AI佛祖,洋洋灑灑兜了半天圈子,從因果律到心理學,最終也沒說清楚當命理的指引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時,到底是該信自己的選擇還是聽從指引…
不過作為一個遊戲編輯,我還是找了更加專業的角度來向佛陀提問,比如在一次提問裡把” 我為什麼這麼窮?“替換成了”我為什麼買不起《萊莎的鍊金工房3》?“
結果大師跟我說,讓我”接受和平衡命運的起伏”,最後也沒有提出讓我富裕起來的可行性建議,只是說適當更換娛樂方式,但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也不要過度執著和焦慮。
可這個回答實在不能撫慰我錯過萊沙的遺憾,也沒有指點 痛失所愛的迷津,不過我覺得這和那些邏輯悖論的問題不同,這可能是因為萊沙3剛剛發售,詞條還不完整、或者是靈臺清靜的佛祖並不能明白肉腿對於一個lsp玩家的意義。
於是我想了想,把關鍵詞“《萊莎的鍊金工房3》”換成了前些時候更加出圈的“《臥龍 蒼天隕落》”——
儘管這次的回答要比上一次豐富上不少,但大師的回覆依舊非常模糊,沒有對臥龍的相關定價展開聊聊,甚至連個遊戲的字眼都找不到。
這時候我突然意識到,HOTOKE AI不會連《臥龍 蒼天隕落》是啥都不知道吧,於是鍵入了“《臥龍 蒼天隕落》是什麼?”的靈魂提問之後,終於發現了癥結所在——
原來從頭到尾,AI佛祖都沒認為《臥龍 蒼天隕落》是一款遊戲。在它的認知裡,這是一本書,更準確點來說,甚至是一本“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還給我繪聲繪色地講解了一通裡面的內容“它描繪了一個古代武林世界的情感和道德挑戰,也展示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直到這會兒,我才發現自己好像給忽悠了。
通過這幾次試探,我能感受到AI的回答邏輯是有點固定模式的。對於大部分提問,AI都會預設你處於焦慮與煩惱當中,它會先認同你的困惑,然後分析你焦慮的地方,用佛教理念和心理學進行一些詮釋和開導,最後給出一些建議。
這確實能從心理上給予提問者一些慰藉和引導,起到舒心解壓的作用,而且這一點對於一些當代年輕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但對於一些相對專業性的問題,AI佛祖的回答就開始抓瞎了。
不得不說,AI佛祖還是需要一些調教。HOTOKE AI使用了與ChatGPT相同的API(GPT-3.5)開發,其實自ChatGPT釋出之後,許多類似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湧現出來。
除了HOTOKE AI賽博佛祖,還有類似Chat D-ID的AI女友,安裝Voice Control for ChatGPT外掛的AI家教,AI模特等等一大籮筐的應用。
Chat D-ID的AI女友Alice。使用者最多可以與數字人Alice進行五次聊天,每次聊天包含20次來回互動,在回答的時候,Alice的表情和嘴型還會實時發生改變,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些層出不窮的AI應用,究其本質,實際上都是藉助OpenAI的API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而形成的特定需求聊天機器人,但現在的它們大多數都很模式化,難免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上出現漏洞,不過線上佛祖HOTOKE確實也比ChatGPT更帶一點“大師開悟”的味道。
至於HOTOKE AI鬧出的烏龍其實也可以換個方式理解。畢竟就算我們在現實裡,向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問出“臥龍 蒼天隕落是什麼”,大概也只能是得到大眼瞪小眼的一副非靜止畫面….
而如果HOTOKE AI讓學習更多的知識模型,HOTOKE AI成為真正的心理醫生或者大師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就像大家平時所聯想的,擁有任何一個凡人都難以企及的海量資源、超強記憶力還有綜合分析能力的AI,隨便套用在一個現成的機械人身上,都能讓科幻電影變成真實情景。
現在有些機器人的動作越來越靈活,有些表情和真人沒什麼差距,現在再加上語言能力,未來真弄出一個機器人大師我已經不會意外了。
就是不知道未來更加智慧的AI佛祖,會更清晰地認知將來的賽博女菩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