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強盛帝國的建立總是離不開頻繁的戰爭與財富的積累。時間回到公元476年,伴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整個歐洲缺少了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統治,諸強封建割據帶來的只有頻繁的戰爭。
在這個世紀(以下簡稱中世紀),士兵是國與國之間對抗中唯一不可或缺的戰爭資源,也是最讓無數國家頭疼的組成部分。縱觀古代戰爭,軍隊人數的多寡往往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導向。為了徵集到足夠的兵員,從城邦統治者到封臣無一不在百分之二百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催生出了很多軍事制度。其中僱傭兵便是中世紀歐洲一種獨特且重要的軍事制度。
相信很多人在影視劇中都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帶有主角光環的男主通常會找幾個人,嘶聲力竭地吶喊「洗腦」中便可組建一支擁有強大戰力的團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僱傭兵團隊),這個團隊中,每位成員都擁有不俗的技能特長,攻城略地,無所不能。
但歷史中,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從徵兵到訓練到實地作戰有著一套繁雜而又莊嚴的流程,要知道,在當時,「政府」是沒有常備軍制度的,如果一個城邦的國王要打仗,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臨時徵召手下的封臣以及士兵。不過古代的交通遠不像當下這樣發達,為了減少所花費的時間及成本,對於很多好戰的統治者而言,日常供養家族私兵/僱傭軍是最好的選擇。
僱傭軍
僱傭軍,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由個人或者家族自主招募、訓練、指揮的制度。這類制度往往出現在集權程度不高或者地方勢力強大的時代。最大的特點便在於招募以及控制軍隊的權利被個人或者家族所擁有的。
在歐洲,這種情況自西羅馬帝國覆滅後表現尤為明顯,整個歐洲都沒有一個完整強大的國家,列國紛爭成為了一種常態。義大利和神聖羅馬帝國等地,由於戰爭的頻繁爆發,直接催生出各城邦領導者對於士兵的大量需求,他們不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招募到足夠多的士兵,同時,還需要更專業,能夠長期服役的士兵。
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下,城邦領導者或者大的貴族工會往往會通過向國內外特定的對象發出徵召合同,在合同中一般會規定人數、傭金、服役期間等內容,其中所招募的人通常是一批四處謀生的無地騎士、破產貴族、領主次子等外圍精英階層。憑借一定的身份原因,身邊同樣擁有一批同伴,同伴在與僱傭自己的同伴簽訂契約(契約服役時間通常為40天,這40天里用以約束不守信的僱主及傭兵)。進而組建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這一點在《騎馬與砍殺2》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不過很顯然,制定與簽訂契約是一個繁瑣的過程,在這款遊戲中並沒有詳細的內容。
在遊戲中,你可以去往聚集地招兵買馬,而且需要和當地NPC搞好關係,與這些NPC的關係越好,你的金幣就能換來更多士兵的幫助。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名字,不同的特長以及故事。他們的作用也很明顯,可以幫助你控制當地的派系勢力,甚至直接奪取當地的控制權。當前,前提是你需要擁有足夠的勢力。
白色軍團
時間回到中世紀,歷史上著名的「白色軍團」便誕生於此,而提到白色軍團,便跳不過該軍團的一名頭面人物——約翰·哈克伍德。他早年的經歷至今已經無從考證,因此在這裡我們也就不做過多的評述。而是直接進入在法國經歷了整整一代人的百年戰爭。百年戰爭初期,約翰·哈克伍德來到了位於法國南部的勃艮第,為了金錢參加了當地的一個小型僱傭兵軍團,在1346年英軍跨海進攻法國的時候,約翰·哈克伍德應征加入戰爭,直到1356年普瓦捷戰役獲勝。
後來在機緣巧合下加入一個自稱「偉大軍團」(因成員身穿白衣,被稱為白色軍團)的組織,憑借豐富的軍事經驗,約翰·哈克伍德在裡面如魚得水,很快便成為了其中頭頭有臉的首領級人物。在此後的幾年裡,他領導的白色軍團多次受雇於義大利國內的多個派系、不同城市的僱傭。例如1364年幫助比薩攻打佛羅倫薩,1369年幫助佩魯賈攻打羅馬教宗的軍隊,同時還幫助博納博·維斯康蒂尼對抗包括比薩和佛羅倫薩在內的城邦聯盟,1372年幫助維斯孔蒂攻打他的前上司蒙特弗蘭多侯爵。常年搖擺於各種聯盟與政治力量之間的白色軍團在約翰·哈克伍德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約翰·哈克伍德的成功取決於當時的義大利各城邦之間關係關係相互關聯,且不設立常備軍,戰爭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租用有組織的私兵僱傭兵,左右逢源使得約翰·哈克伍德成為了當時有名的頭領。巔峰時期的白色軍團人數曾一度達到五千餘眾。當然,在《騎馬與砍殺2》中私兵的團隊往往規模很小,既不會因為龐大的資金往來而頭痛,也不需要事無巨細的篩選出色的士兵。
在遊戲里,每一位玩家的行動都非常自由,不管是令人可敬的領主還是無惡不赦的盜匪,你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騎馬與砍殺2》沒有一個固定的故事線,你的行動以及AI角色的行為決定的故事的導向。在這裡,你可以碰到商人、騎士、匪徒、一言不合就開干也是常有的事情。同時,你的私兵AI也可以人性化地完成你所布置的絕大多數任務,例如側翼包抄、佔據有利地形等。
戰鬥≠忠誠
看到這,是否也激發起了你的一腔熱血,想要重回中世紀當一名擁有騎士精神的僱傭兵呢?但你要知道,僱傭兵同樣是人類謀求生存的一種工作,與男耕女織不用,僱傭兵的工作就是刀尖舔血,在戰場上往往他們只有兩種命運,要麼擊敗對手,要麼被殺。在那個充滿紛爭的時代,想要謀求出人頭地?沒有兩把刷子,悍不畏死,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也正因每日都在生死之間徘徊,中世紀的僱傭兵之間有著一條不言而喻的潛規則——幾乎不與敵人惡戰,這方面表現最為明顯的是15世紀晚期的義大利僱傭兵。義大利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曾用「戰鬥開始時沒有恐懼,在進行的過程中也沒有危險,結束的時候也沒有損失」形容當時的義大利僱傭兵。
不僅如此,歷史上的僱傭兵還有一個令僱主非常討厭的習慣,臨時反水。由於僱傭兵並不隸屬於國家軍隊,而是由各個城邦領主,貴族乃至個人掌控,因此,並沒有極強的約束性,在政權林立的中世紀,誰都沒有辦法保證夥伴的夥伴不是敵人。
除上述負面表現外,中世紀的很多僱傭兵在沒有仗打的時候,為了謀生,還經常轉換身份,偶爾扮演一回劫匪,強盜。例如在1377年的義大利切塞納城市,由於英國和法國進入休戰階段,導致大批僱傭兵沒有了收入來源,其中便有部分人直接脫下裝備,當起強盜。在當時,部分僱傭兵受熱那亞紅衣主教的鼓動,向大批平民揮下「鐮刀」。當然,部分僱傭兵的這一特性在《騎馬與砍殺2》中表現平平。
縱觀古代戰爭,中世紀時期的僱傭兵制度的強盛從側面體現出了當時戰爭的頻繁。對於很多人來說,僱傭兵一直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錢不要命」的人,他們參戰的目的只是為了金錢,只要價格足夠高,他可以受雇於任何人。在這裡,我們不對這種行為進行評價,畢竟對於他們而言,這同樣是一種謀生的職業。
時至今日,其實世界各地依舊存在有不同組織形式的僱傭兵組織,面對信息現代化戰爭,他們展現出了不一樣的軍事素質。他們的設立通常是用於解決常人不便於解決的棘手問題,例如安保等。
說在最後,中世紀百年戰爭時期的僱傭兵時代已經結束,相信我們每個愛好和平的人類都希望,這些屬於戰爭的「機器」永遠的不要排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