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芬奇的記憶

平臺: PC

艾迪芬奇的記憶

《艾迪芬奇的記憶》: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作為「第九藝術」遊戲,在其萬神殿中,有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珠玉在前,這就是獲得TGA2017年最佳遊戲敘事獎的《艾迪芬奇的記憶》。

我從來沒有覺得

自己的家人可怕

在我成長過程中,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家人奇怪,

但我猜

很多事情在你看來都不合理,

對此我很抱歉

《艾迪芬奇的記憶》作為一款步行模擬器的遊戲,玩家操控的主角Edith重回生之養之的古宅,探尋充滿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家族故事。在2小時的「步步驚心」中,玩家除了能夠獲得閱讀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寫就的《百年孤獨》般的歷史滄桑感,還可在傷感深沉的悲傷基調中感受主人公家族抗拒死亡、向死而生的張力與生命力。

梗概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敏感者可劃到下文的評價部分。

17歲的少女,主角Edith頂著大肚子,回到了芬奇家族的百年老宅。位於奧卡斯島上的這座充滿想像、固執、瘋狂的房子,見證了芬奇家族受詛咒的興衰榮辱。

如今,僅剩Edith一位家族成員。她將在先祖待過的每一個房間、每一寸土地,開啟這段奇異的、充滿魔幻和浪漫色彩的冒險之旅。

遊戲伊始 房子仰視

我十一歲前一直住在這里,

但有一半的時間他們從不讓我進入。

自從我的兄弟Lewis的葬禮後,

我再沒回到這里

我媽媽在遺囑中說給我留了一把鑰匙,

但沒有告訴我用它來開什麼。

或許她以為我知道,

或者

我要從頭開始探索這棟房子。

在10歲的小女孩Molly的房間內,粉紅色的裝飾仿若裝出一座童話王國。然而在某個沒有吃東西的夜晚,小Molly瘋狂地吞噬著所能見到、所能下咽的一切,最終在無盡可怕的幻想中,她將自己吞噬了。

第一次走進Molly的房間,仿若進入了粉色的童話世界 清醒的狀態下,Molly吃了養的沙鼠的食物、廁所里的牙膏、醋栗,幻想的狀態下吃了小鳥、兔子、海豹以及……人

在芬奇新家族的創始人,高祖父Odin在100年前帶著死去的妻兒的傷痛,決定遠離北歐神話的起源地——挪威。然而,正如與高祖父同名的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奧丁一樣,縱使奧丁做足了准備,諸神黃昏仍不可避免地發生,Odin與他後世的芬奇家族成員一樣,在奧卡斯島仍然不可避免地為詛咒所擾。

芬奇家族漂洋過海希冀躲避詛咒的歷史脈絡

11歲的Calvin一直是一個意志堅定的男孩。這天,落日的余暉灑在他身上,遠處的群山與白雲是他的伴侶,他盪著鞦韆,在懸崖邊上自由馳騁。當他晃悠到最高處時,鞦韆在空中轉了幾圈,Calvin也從鞦韆上飛了出去。或許,星辰與大海才是他的歸宿。

Calvin的故事最讓我震撼

Barbara是一個因尖叫聲響亮性感而聞名的童星。隨著16歲的Barbara逐漸長大,當年帶給她那極富感染力的嗓音已然不再,童星的星味不再。這晚,極端的粉絲們在策劃了一場BT殺人魔的入室「遊戲」後,將她分而食之。

Barbara的悲劇——詭異的漫畫呈現

小Walter在姐姐Barbara被殘忍殺害的當晚,目睹了所有的猙獰。在那之後,他獨自躲到了古宅的地下室,靠著罐頭充饑,以及地下室旁的火車經過而計算度日。在那個昏黃的午後,或許是由於沒有平時準時呼嘯而過的火車,又或許如他所言,厭倦了等待死亡的到來。

終於,這個32年未見天日的中年男人,厭倦了在恐懼中等待,勇敢地拿起鐵錘,毅然地錘開了「心牆」,走在鐵軌上,緩步向前。是的,他的內心終於盈滿了自由與釋放,並與疾駛而過的火車迎面相擁。

住在貯藏滿罐頭地下室的Walter 選擇直面死亡的Walter

Sam是一位慈祥和藹的父親,他將祖先們在奧卡斯島上的生存技巧教給了大女兒Dawn。一次狩獵後,一頭麋鹿被父女倆擒獲。然而,由於沒有準備,Sam被奄奄一息的麋鹿頂下了懸崖。 Sam的意外死亡

小嬰兒Gregory由於母親的疏忽,溺死在浴缸中。

小嬰兒Gregory意外溺死在浴缸

放風箏的少年Gus勇敢地對抗父親Sam迎娶第二位妻子。在父親的婚禮上,他肆無忌憚地放起風箏,勇敢地朝著父親的權威豎起中指。此時,電閃雷鳴點燃了婚禮現場,無拘無束地風箏帶起了燃起的物品,也把死亡帶向了Gus。

放風箏的少年Gus,背景里的圖騰也展示了此時先後意外去世的家族成員

Mliton是個神奇的畫家,在他11歲那年創作的連環畫中顯示,他在畫中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從此,大家再也沒見到過Mliton。

「馬良」Milton筆下的自己

Lewis是一個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萬千、心有繁花似錦的男孩,現實卻是,他只能在罐頭廠,如同《摩登時代》里的卓別林,日復一日地在工廠機械地幹活。然而,Lewis也被精神病醫生診斷有精神病,且患有嚴重的臆想,但他卻濫用葯物治療。

隨著Lewis在枯燥車間的工作越來越得到老闆的賞識,他的臆想越來越嚴重,他想像出來的黑白線條世界逐漸由地轉變為清晰明亮的3D圖像。母親的焦躁和哭訴並未能喚回他的回心轉意,最後,困於三尺高台的錚錚男兒,在想像出來的極樂殿堂中低下了他的頭顱,加冕了王冠,也在現實中把頭顱置於閘魚刀下。

在罐頭廠日復一日工作的Lewis 困於三尺高台的Lewis Lewis想像中的極樂殿堂評價

《艾迪芬奇的記憶》是一款畫面優美、畫風精湛、細節考究,並由一個個片段式的人的故事組成的懸疑遊戲。

遊戲頗有幾分神似《百年孤獨》一書中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芬奇家族的族譜

百年滄桑、穿梭輪迴、無休無止的宿命悲涼,荒誕不經、錯綜離奇、波譎雲詭的離奇情節,還有誇張的想像、意蘊朦朧的意象、輕描淡寫勾勒出的人物形象,都讓人在「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嘖嘖稱讚中感受到第九藝術中所謂的「藝術」的魅力與內涵。

皓月當空 一望無垠的夜景

好的藝術作品應當是能給予人細細品嚼後口中回甘的美妙體驗的,也因此,在這場兩小時的藝術觀賞之旅中,每個玩家都能獲得獨一無二的體會和思考。

Edith對死亡的思考

遊戲中的主角Edith雖然僅17歲,卻已身懷六甲,而在遊戲中則能感受到主角的步履真的邁得很淺、很慢。在一些特殊的過道中,能夠明顯感覺主角的小心翼翼。

俯視角下能夠看到Edith已是孕婦,因此細節上呈現的便是主人公走得很慢

當然,用鍵鼠進行某些長按組合的互動時,即使足夠熟練,有時候也無法得出理想的效果。此外,在小Molly變成貓咪的情節中還容易讓初次遊玩的玩家出現3D眩暈。

第一次玩變成貓的時候,部分觀眾可能產生強烈的3D眩暈。

瑕不掩瑜的是,《艾迪芬奇的記憶》能給不同群體的玩家在遊戲中收獲不同的體驗,這點確實值得稱讚。

玩法

玩家全程基本只會用到↑、↓、←、→、shift、space這幾個鍵,操作上適合全年齡層的玩家遊玩。

遊戲里有許多這樣的洞口,從中一窺房子的前世今生。這也是達成steam成就——Closer Look (近距離觀察)的操作

與其他遊戲只是單純按「F」類不同,一些需要互動的元素,遊戲需要你進行滑鼠點擊並進行方向的轉移,給筆者的體驗就是彷彿是真的親身與主角Edith一起在房間自由探索。

遊戲場景的變化非常巧妙,常常通過攀爬、蹲下進行穿越

遊戲場景變化也十分巧妙,一些地方經常是需要解開某個精細的物件,從而通過攀爬、蹲下等方式穿越變化場景。

精巧的機關設計

此外,遊戲中還大膽運用了在漫畫中操控Barbara在可怖的環境中前行,用連環畫的方式呈現Mliton神筆馬良式的高超畫藝,用飄逸靈動的字幕或作遊玩提示、或作遊戲互動,還有一些新穎、精巧的設計,彰顯了開發商的奇思妙想。

操控Barbara在可怖的環境中前行 遊戲中的文字處理得很巧妙,在多處有奇用

音樂

開頭出現logo後的《巴赫BWV 1007》,靈動、空鳴的音樂一下子就能吸引玩家的注意力。當然,我還要力薦美國音樂家Jeff Russo給遊戲創作的諸如《Edith's Theme》《The End》等純音樂,讓人在深沉、感動之餘回味無窮。

評分

故事性:★★★★★

可操作性:★★★★

畫面感染力:★★★★★

遊戲內多處出現了「鹿」的意象,既是表達了靈動、和諧的自然美,也表達了對生命不息的追逐思考

關於第九藝術

遊戲作為脫胎於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詩歌(文學)、舞蹈、戲劇、電影的第九藝術,以其更為直接的視、聽、觸等感官而獨立於世。

浩瀚蒼穹下,從洞中遙望,有個小人佇立其中

要問第九藝術與其他八大藝術的差異在哪,筆者認為:第九藝術的受者,能夠作為作品的參與者甚至是創作者而與作品的內容、進程連結為一個整體。這是其他八大藝術所難以做到的。

Sam的故事裡,隨便一拍便是好照片

事實上,說到第九藝術的代表作,玩家群體普遍推崇《生化奇兵:無限》《風之旅人》等作品。緣何?因為我們每名玩家除了能夠感同身受作品人物的喜怒哀樂、在遊玩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遊戲中感受到這是一件藝術品,這是與欣賞繪畫、雕刻等藝術無異的一種愉悅的體驗。

遊戲中有許多有趣的細節。如此處出現的中國元素——中國菜 Lewis桌上用來吸食大麻的水煙槍,加上Edith進入房間時感嘆的「熟悉的味道」,都揭示了Lewis此時已是一位濫用葯物的癮君子,這也為他後來的臆想埋下了禍根 Milton的失蹤啟示其實在舊宅外荒廢的水池裡就已有呈現 善畫的Milton甚至還在Molly的房間留下了自己的塗鴉

當然,也要謹防把第九藝術說得玄乎其玄、束之高閣,使之從「藝術品」成為「易碎品」。第九藝術既不是陽春白雪,也不是下里巴人,既不能把它捧成是高高至上「平台對抗」或是某些人嘴裡自視高人一等的存在,也不應把它當成是「電子海洛因」「電子鴉片」式的當代危害。

既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又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九藝術的生命力方能歷久彌新、傳之不朽。

關於死亡

「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情不可避免,稅收和死亡。」美國開國元勛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曾如是說。

或許大家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夜深人靜的深夜,或躺在床上,或張望窗外,不免感慨物是人非、人走茶涼。

死亡就是如此沉重悲傷的一個話題,它讓我們苦苦追尋生命的意義,也讓我們在痛苦中懷疑和沮喪,更讓我們明白珍惜身邊事、善待眼前人。「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如是感嘆。

如果面對死亡,你是相信宿命論而就此自輕自賤呢,還是擎起手中的利劍,勇敢地劈向命運的不公呢?

曾祖母Edie織給每一位刻有去世家庭成員名字的布

面對芬奇家族500年來的詛咒,芬奇家族的人們其實依然勇敢地向死亡和命運的不公作抗爭。曾祖母Edie面對5個子女死於非命的殘酷事實,依然選擇留在古宅,用溫暖與愛細心呵護著後代;媽媽Dawn也曾離開過這座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房子,並前往印度認識了Edith的父親Sanjay,但最終,她還是義無反顧地返回了這里;主角Edith在離開幾年後,依然毅然決然地重回故地,一探這座給她童年帶來無數回憶與歡愉的古宅。

關於家的思考

正如遊戲最後,Edith子宮內與未出生的女兒的一次穿越時空,在靈魂深處對死亡的闡述與思考:

在發生這些可怕的死亡後,大家依然儘力泰然處之,作為芬奇家族的最後一個人,雖然仍然不知如何講述這一切,但如果我們一直活著,也許能夠用時間去理解。即使這很難,也應大開眼界,欣然接受所有這些奇怪而又短暫的一切。

故事最後,Edith在寫給女兒的日記中寫道:

這將是你的故事開始的地方

很抱歉我無法親眼看到。

雖然我知道這樣會要求太多,

但我不希望你因為我的離開而悲傷。

我希望你為我們都曾經

有機會來到這里而感到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