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非自願熬夜8月初,在搶先體驗階段測試了一年的《雨中冒險2》終於正式上市1.0版本了。這款帶有Roguelike元素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目前在Steam上的評價是這樣的:好評如潮!實際上,《雨中冒險2》在搶先體驗期間就已經在Steam上相當火了。那會雖然叫測試版,但是已經非常完善,優化得挺好,聯機體驗也相當順暢,完全不像是半成品的模樣。這次的正式版,增加了新角色、新地圖和一個最終Boss。測試版
前言《雨中冒險(Risk of Rain)》是在Roguelike類型最為流行的時候,由獨立遊戲工作室Hopoo Games所開發的一款風格獨特、玩法魔性且人氣極高的橫版射擊Roguelike遊戲。《雨中冒險》遊戲名稱就點明了遊戲的主題,雨會隨著時間越下越大,而遊戲的難度也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敵人會從四面八方像暴風驟雨一般襲來,玩家時時刻刻都處在暴斃的邊緣。為了避雨,玩家需要不斷移動,不斷強化自己
原作銷售超過六千萬冊,王道少年漫畫《妖精的尾巴(FAIRY TAIL)》改編的同名游戲《妖精的尾巴》已經於近日在PS4、Switch、Steam平台推出了!這款游戲集合了本家眾多人氣角色,並將精彩的原作劇情游戲化,是一款針對性很強的粉絲向RPG游戲。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游戲。《妖精的尾巴》游戲的劇情並沒有從頭開始,而是從「惡魔心臟篇」後的故事開始說起。主角納茲等人在經歷天狼島一戰後,暫時消失於世
小動物暖暖和吃雞意外地還挺配。前兩天,《小動物之星》移動版的第一次測試階段結束了。如果你看了前段時間的TapTap發布會,可能會記得這個在發布會末尾出現的、看上去很蠢萌的動物主題吃雞遊戲。其實它並非是一個「新遊戲」。這個原名Super Animal Royale(直譯過來就是「超級動物大逃殺」)的遊戲,2018年底在Steam上開啟了搶先體驗(Early Access),評價長期保持在「好評如潮」
前言《紙片馬力歐》作為《超級馬力歐》系列與《超級馬力歐RPG》的衍生作,一直由任天堂的第二方工作室Intelligent Systems負責開發,本身也不屬於馬力歐系列的一線作品。雖說如此,《紙片馬力歐》的美術風格和玩法風格卻在馬力歐整個系列的作品中都算是獨樹一幟的。繼承自《超級馬力歐RPG》的史克威爾式傳統回合制戰鬥,加上任天堂在《紙片馬力歐》中獨創的即時指令式戰鬥,讓遊戲中的每場戰鬥兼具策略性
是那個味兒,但又有些新感覺。《我來自江湖》在Steam發售了。Steam頁面上這個遊戲的類型很復雜,有冒險,有角色扮演,有策略,還有模擬經營,乍一看很難讓人搞明白這遊戲到底是玩什麼。不過這種疑惑在進入遊戲後,就很容易就解開了:大段的文字描述、極少的圖片……《我來自江湖》是一款基於武俠MUD的遊戲。之所以說基於,是因為MUD的那個M指的是多人(Multi)。嚴格來說,只有網遊才算是MUD,而《我來自
前言《紙片馬力歐:折紙國王》是《紙片馬力歐》系列的第6款正統續作,也是《紙片馬力歐》系列首次登陸Switch平台的一作。《紙片馬力歐》是由1996年SFC游戲《超級馬力歐RPG》衍生出來的馬力歐主題RPG游戲,該系列由《火焰之紋章》開發商Intelligent Systems開發,美術風格與游戲風格在馬力歐系列中都算是極為獨特的。《紙片馬力歐:折紙國王》即將於7月17日發售,在發售之前官方還放出了
前言《女神異聞錄5:亂戰 魅影攻手》簡稱P5S,是由Atlus P-Studio與光榮ω-Force合作開發的《女神異聞錄5》衍生續作。與《女神異聞錄5》加強版P5R所有不同,游戲在劇情上雖然是基於P5,講述的故事卻是P5的後日談。因此在宣傳片中,官方還把本作稱之為P5-2,給予了正統續作的地位。P5S雖說是兩家合作開發,但主要製作組還是光榮ω-Force。ω-Force玩家們都很熟悉,就是開發了
離2077還有不到半年。前段時間,《賽博朋克2077》再次從9月延期到了11月。考慮到《最後的生還者2》發售後玩家口碑崩盤,2077便成了今年超大作單機的最後希望,讓人等得愈發望眼欲穿。客觀來說,這種混合著審視與焦慮的期待,也給游戲的發售與宣傳帶來了不少額外壓力。不過,CDPR並沒有迴避這種壓力,近日他們頂著疫情在全球舉行了試玩體驗,我們也受邀去蘇州參與了全程四小時的實機試玩,初嘗夜之城的燈紅酒綠
盡管在技術力方面沒有得到明顯提升,但是在開放式地圖設計功力上,在《鎧之孤島》中有著顯著的進步。 優點 跟隨系統回歸(DLC地圖限定)龐大且地形豐富的曠野地帶,也帶來了更加和諧的生態圈大量前作寶可夢(更新內容,不買DLC也可以獲得) 缺點 優化水平依舊落後,渲染解析度低,掉幀頻繁(聯網時更為嚴重)森林地圖配色雜亂,容易產生視覺疲勞too much water,海域面積過大,近乎佔了地圖的一半,有
寫在評測前在《鬼泣》和《紅俠喬伊》之後的2004年,卡普空的神谷英樹轉入了四葉草工作室,並擔任了PS2遊戲《大神》的監督。同樣是2004年,在《生化危機4》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卡普空的三上真司被降職到了四葉草工作室,開始了PS2遊戲《神之手》的製作。水墨風格與濃厚的和風是《大神》最為突出的特色,爽快、硬核與幽默則是《神之手》最為顯眼的賣點。兩個製作人的兩款遊戲各具風格,但他們的遊戲無一例外
前言Mojang的《我的世界》是一款老少咸宜的建造類沙盒遊戲,幾乎沒有玩家不會喜歡它。以《暗黑破壞神》系列為首的類暗黑遊戲,對於喜歡刷裝備驅動ARPG的玩家來說,也是極具吸引力的。Mojang新推出的《我的世界:地下城》,就是一款在《我的世界》里融入了類暗黑ARPG系統的遊戲。恰好我就是一個喜歡這兩種遊戲風格的玩家,在發售之前就對《我的世界:地下城》有著極大的興趣。更為重要的是,因為XGP訂閱服務
前言在2015年E3的索尼發布會上聽到《最終幻想7:重製版》消息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到有多驚喜,即使是我很喜歡《最終幻想7》的原版,並且至今都沉迷於《最終幻想14》之中,但《最終幻想15》的那一套動作系統卻讓我興致全無,因此對於同樣「慘遭動作化」的《最終幻想7:重製版》來說,我並沒有抱很大希望。近幾年的重製版遊戲非常多,重製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我原以為2019年發售的《生化危機2》重製版已經是本世代重製
在地圖不標注指向標和經緯網的時候,默認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那麼在冒險之旅沒有標記方位的時候,向右前進默認是一場「東征」——當然,上述內容來自筆者杜撰,和本次評測的遊戲《奇幻東征》並無關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奇幻東征》是一款Roguelike的冒險動作遊戲,玩家扮演受天神詔示(其實就是打賭輸了)而踏上征途(過去找人麻煩)的領導者。本作由LW.C研發,牛奶瓶遊戲發行,目前處於搶先體驗(Earl
評測基於Steam平台EA版。 關於《騎馬與砍殺》,最流行的一個梗莫過於「祝您長壽」。從一代到二代,從2007到2020,之間相差了足足十二年,人生有幾個十二年?難怪玩家們要悲呼「家祭無忘告乃翁」了。 暌違十二年,再度歸來的續作是穩了還是雷了,自然備受關注。 依然無可取代,還是原來的味道 為什麼畫面已經全面過時的《騎馬與砍殺》一代到現在還有那麼多擁躉?並非粉絲專一又長情,而是這款游戲填補了一個空
就在《死亡擱淺》遊戲發布會,這個無疑是本年度最大的電子遊戲活動開始的幾天前,大約 150 位業界朋友、明星、同事和索尼公司高管們齊聚一堂,在切爾西的一個快閃展覽上與遊戲創始人小島秀夫見面。《死亡擱淺》遊戲男主的扮演者,Norman Reedus 走過由 56 張小島與名人合影所組成的照片牆,將手上的黑色顏料印在一面白牆上,旁邊緊挨著演員 Lindsay Wagner 和 Tommie Earl J
十年磨一劍之後還能給你玩反向跳票,玩家從初中等到結婚,還能讓峰值人數達到17.8萬,88%好評的遊戲估計就是《騎砍2》了,還好我們沒吹錯它……嘻嘻。遊戲發售當天我背負著厚重的歷史責任感,如閃電般歸來(指回家),經過一番震怒(指網速不行,下載30G遊戲很慢)之後,懷著忐忑的心進入了傳說中的那個遊戲。然而,沒人知道它的素質到底如何,官方都說了這個是EA版,一個早期測試版還能拿出來賣只有兩個可能:太自信
絕對的自由在現實中不存在,那麼在遊戲中又如何?自由、開放,是如今很多遊戲的設計宗旨。人們可以在開放的遊戲世界中,隨意探索,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但不論遊戲如何設計,貌似玩家的活動始終還是存在邊界的,是受到遊戲系統控制的自由。因此一直有人希望設計一種自由等級更高的遊戲,表現一種脫離遊戲設計師、脫離遊戲框架、脫離社會束縛的絕對自由。在虛擬世界中,有可能存在這樣的自由烏托邦嗎?1絕對自由是什麼樣的,曾經的
本文無劇透內容,請放心閱讀。 近年來,諸如《神界:原罪》或《永恆之柱》等一批作品,幫助古典歐美角色扮演遊戲步入了新紀元。雖然它們實質上商業成績仍舊不算特別理想,但已然足夠讓用戶們滿意,並幫助廠商得以延續。隨著在經歷了這幾年時間的「復甦運動」後,人們在 2019 年迎來了將這種老派 CRPG 體驗推向極致的《極樂迪斯科》(Disco Elysium)——而它一經問世便成為了此年度最受關注的新晉遊戲